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一次鼓舞人心的座谈会 ——凤凰新闻社《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 暨毛主席警卫员李文福讲故事》座谈会纪实

添加时间:2020-12-04 22:54:30

一次鼓舞人心的座谈会

——凤凰新闻社《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

暨毛主席警卫员李文福讲故事》座谈会纪实

 

凤凰新闻社【檄文 苏敏 古华 马志旺 马力杰】


微信图片_20201204211938.jpg


微信图片_20201204212007.jpg

2020年11月30日,凤凰新闻社在北京中国第一商城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暨毛主席警卫员李文福讲故事》座谈会。参会的人员有:毛主席警卫员李文福、凤凰新闻社社长田长友、名誉社长(兼顾问)官爱宝、常务副社长胡静(女)、原山西省档案局局长(现任凤凰新闻社办公室主任)苏敏、广西珠宝协会会长黄崇宁、江青特型演员(凤凰新闻社记者)古华(女)、北京联合众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凤凰新闻社记者)马志旺、中国改革报民生视窗采编部副主任(凤凰新闻社记者)马力杰、著名书画艺术家闫品(女)、北京龙梅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裁李道政、北京母爱联盟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琦、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华明、万代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韩颐和、副总裁马莉雅(女)等,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充满热烈、祥和的气氛,李文福老人家做了自我介绍。他说:我叫李文福,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农村,贫农,小学文化,今年快83岁了。我1957年11月参军,被分配到8341部队中央警卫团。1959年,经过挑选,通过政审,来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我当了27年兵,光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就长达15年之久。其中,被毛主席派往越南接受战争锻炼1年,还到工厂、学校参加过解放军支左活动。毛主席8次接见红卫兵,我都亲临身边,不离左右。毛主席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于律己的组织纪律、聪明智慧的思维方式、独树一帜的领袖风范,无时无刻不在鼓舞、激励、鞭策着我……




李文福老人说:“有幸之年,我能出席并亲自在国际新闻媒体凤凰新闻社组织下的领导、记者们面前讲述毛主席的故事,我感到无限光荣和自豪。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纷纷离世了,都没有这个机会了!”座谈会上,老人家讲到激动之处,不仅潸然泪下!

老人家讲述到,华国锋在湖南担任省委领导期间,国家经济困难,毛主席十分关心农民的疾苦,去湖南视察。工作之余,我们几个警卫员,还有汪东兴同志等人跟毛主席登山。上山明明有路,可毛主席偏要从险处往山上爬。没有办法,几个警卫人员只好前面拽,后面推,想助力主席爬山。但是,却被毛主席给拒绝了。我们气喘吁吁,费劲巴拉地爬到了缓坡地段。我问:“主席,山下有路您不走,为什么要费尽力气,从险处往山上爬呢?”毛主席笑了笑说:“我们工作不能总是一帆风顺,爬山跟工作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总是走平坦的大道,这样得不到锻炼,爬山,才能得到锻炼!

在暂短的休息时间,主席抬眼一直往一边看,立刻引起我的注意。我捅了一下身边的战友:“你看,主席在看什么?”主席慢慢挪步,大家紧跟着走过去,只见眼前有一棵橘子树。毛主席认真数了起来:“1、2、3……哈哈一共130个!”话锋一转——“赫鲁晓夫,你让我们中国天天还你的债,把中国的水果都给你拿去了,这树上的130个橘子,你可吃不到喽!”

李文福老人家回忆道,1950年,中国政府欠苏联债务总额有多种数据,中苏政府均未公布过详细情况。大部分债务是军事贷款,因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所产生。小部分为经济贷款,亦直接或间接用于朝鲜战争。债务总额含利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86亿,有人说是57.43亿元人民币。据说,1960年之前,归还33亿元人民币,尚欠24.43亿元人民币。特别是在中国三年灾害期间,苏联抓紧逼债,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主席仍然持乐观态度。听了主席逗趣的自语,警卫员们忍不住跟主席一起,开怀大笑!








李文福老人说:“听宗教人士讲,1893年12月26日,上苍送给了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的生命,他就是东方的巨人毛泽东!”他是农民的儿子,怀着一腔报国爱民的热情,他改天换地,除恶扬善,他把自己的一生和6位家人的生命,都无私地献给了人民。在毛主席身边,常听到他说的一句话,叫做:“严正己,才能把人正!我们河北老家有句俗话,叫做——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神婆学跳神,跟着勤进没懒的,跟着吃货没攒的!”

接着又说,在毛主席身边,常常听到1955年,国家给领导人授勋的故事。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要授予毛主席大元帅的高衔——跟斯大林一样。授予周恩来和刘少奇为元帅,其他人为大将。毛主席说:“我不当大元帅,谁愿意当谁当!我当大元帅,穿上元帅服,来到人民群众中间,会不舒服的!”后来,授衔的领导人当中,也没有毛主席的名字。

,中央给领导干部评定级别,当时给行政干部定为24级,不是后的13级大家研究,还是给毛主席定为了一级。当毛主席知道后,又不干了,只要了二级。主席要2级,谁还好意思要一级所以中央领导干部待遇中,就没有了一级。领导干部级别改为十三级的时候,工资待遇为:一级干部月薪600元、二级干部月薪550元、三级干部月薪500元……毛主席又推掉了一级干部待遇,只要了二级。

由于毛主席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在艰苦朴素方面,一马当先;在利益面前,退避三舍——使中央领导授衔、评级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在毛主席身边,我经常听到领导们讲述一个故事……”李文福老人说:“1950年,美军勾结16国,以联合国军的名头,侵略朝鲜朝鲜形势告急。美军侵略朝鲜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占领朝鲜,并以朝鲜为跳板,实行对中国的对峙和包围,企图把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毛主席决定保家卫国,派志愿军参战10月19日,毛主席派大儿子毛岸英,随志愿军司令部到朝鲜参战。毛岸英到朝鲜战场后,担任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任党支部书记。1950年11月25日上午,他受命到另一个指挥部去取文件,被盘旋在阵地上空的美国飞机发现,美军飞机投下炮弹狂轰滥炸毛岸英牺牲于朝鲜战场牺牲时,年仅28岁。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当时如同五雷轰顶,他为没能保护好毛主席的儿子而愧疚。彭大将军将实情报告给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一时也犯了难,怎办?当时毛主席正在患感冒,这个时候把实情报告给毛主席,不等于火上浇油吗?周总理硬是把实情压下,没及时禀报主席。过了几天,主席身体好些了,周总理才向毛主席做了汇报。

毛主席听了总理汇报,眼里浸着泪水,猛劲儿抽烟,一言不发。其实主席想些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为了革命事业,建国前,毛主席(包括妻子杨开慧)一共牺牲了5位亲人,当时只剩下毛岸英一个儿子了。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完全可以不派毛岸英上前线。但是,毛主席身为国家第一领导人,还是率先垂范地委派唯一的儿子毛岸英,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就这么默默无闻地牺牲了……周总理跟毛主席说:“主席,把岸英的遗体运回来安葬吧?”

主席听了,马上否决道:“不,不要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就搞特殊化。在朝鲜战场上,有那么多牺牲的战士,把我儿子的遗体运回来,那些牺牲了的志愿军战士的遗体怎么办,都运回来吗?要让岸英的遗体留在朝鲜,留在牺牲了的战友身边!”

就这样,毛岸英的遗体,永远被安葬在了朝鲜。

李文福老人家说:“有人做过统计,毛主席一生当中,一共写了95封家书。建国后,写了88封家书,其中19封是教育儿女、家人和亲朋,不能干特殊化,不能搞特权的家书。”

李文福看到过一封家书,是这要写的:我是人民选举的主席,我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不是韶山的主席,更不是毛家的主席,不能搞皇家贵族那一套,一人当官,鸡犬升天!如果那样做,就失去了威严,失去了话语权。要记亲、恋亲,但不能损公肥私。

毛主席跟身边工作人员交代过,我不接待家乡的亲人,如果有人来,你们第一不要高规格接待,二不要通报我,来人一定劝返回乡。

李文福老人家说:“毛主席派我们10个警卫团战士,为了提高军事素质,提高军事指挥能力,去越战场接受战争锻炼。临走的时候,毛主席安排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告别仪式。仪式上,有汪东兴等领导,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毛主席和江青所生)也到了现场。仪式结束,李讷走后,毛主席奇怪地问’东兴,今天这个仪式,李讷怎么来了,她是代表哪位领导参加会议呀?’汪东兴不假思索地说——人家李讷现在是《解放军报》社的第一把手,是副军级干部!’毛主席听后一拍桌子,大怒道:什么……谁搞的?她一个小丫头,大学刚毕业,也没搞过报纸,犯了错误,是你负责,还是我毛泽东负责——把官罢了!’”

李文福老人接着说,这一罢官可不要紧,毛主席把自己的女儿李讷弄到江西霸州五•七干校去接受了3年时间的劳动改造——可把李讷给坑惨了!

但是,李讷却毫无怨言,既然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李讷干脆要求去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来个彻底的思想改造。但是,这可不是李讷要求去生产队,就能去的去生产队,得由上面批准才能去。找谁呢?李讷找谁,谁都不同意。后来,她找到了谢静宜(后担任北京市副市长)老大姐,才下到了生产队。

李文福老人家回忆道,李讷在生产队结束改造回到北京后,已经到了29岁的年龄,也就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工作中,李讷常和中办北戴河的一个工作人员联系,慢慢地,两人有了感情,后来定下终身。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要结婚了,毛主席脱不开身参加婚礼,江青也娘家没个代表怎么行?后来,汪东兴出了个主意,决定在我们分队(我当时担任分队长,领导12个中尉和上尉军官)选派一个人,代表毛主席参加李讷的婚礼。经过考虑,选来选去,决定就让路来谦去了。参加女儿婚礼,主席怎么也得带点儿像样的礼品吧?是的,主席也不例外,给女儿带了一个木箱子的礼品。路来谦说:“分队长,主席给李讷带了一箱子礼品,重得很,也不知道是什么礼物?”我提示说:“千万别打开,也不能看!”

路来谦把一箱子礼物带到了江西,交给了李讷。李讷见到自己的爸爸送来新婚贺礼,很高兴,急忙打开箱子。大家跟着一起看礼物,这一看可不要紧,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毛主席给女儿究竟带了什么礼物,让大家如此惊呆?原来,毛主席给女儿带来的,全是书籍,除了书籍,什么财物都没有。

这是毛主席罢小女儿李讷的官和结婚时送礼品的故事,还有毛主席大女儿李敏的小故事……

李敏是毛主席的大女儿,是毛主席跟第二任妻子贺子珍所生。李敏小的时候,被贺子珍带到苏联去生活、学习,从小就学习俄文,汉不太好。回北京后,在万寿路育英中学,跟二炮司令孔从洲儿子孔令华在一起读书。在读书过程中,孔令华教李敏学汉族,李敏教孔令华学俄语,二人关系很密切。

二人长大之后,一直保持着友谊,直到开始谈婚论嫁。孔从洲发现儿子孔令华,有跟李敏谈恋爱的迹象,顿时慌神儿了!孔从洲司令暗暗想,自古婚嫁大事,都讲究个门当户对,我一个炮兵副司令,儿子敢跟毛主席的女儿攀亲,那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就开始阻止孔令华,不许跟李敏谈恋爱。

哪知二人已经情如手足,孔令华已经不由自主,还是继续跟李敏交往。一气之下,孔从洲便将儿子孔令华蹲了禁闭。

孔令华蹲禁闭的事,被李敏知道之后,便向毛主席做了汇报。主席闻听之后,操气电话,给孔从洲打电话。

对方问:“你好,你是哪一位?”

“我是毛泽东!”

对方一听是毛主席,顿时吓坏了……

“你把儿子关禁闭了,什么原因那,是不是因为他跟我女儿交朋友,你是不是干涉得太多了?”毛主席直言不讳地说:“你现在马上到我这里来一趟,我要跟你谈谈——”

李文福老人家说:“当时我正在毛主席办公室门前值班,孔从洲疾步走进来——’我是孔从洲,主席要召见我!’我心里想,李银桥早都跟我说了,让我在这儿等你,你来了,看毛主席怎么收拾你吧

“请——”然后把孔从洲带进毛主席办公室。

孔从洲来了之后,毛主席把他批评得一言不发:“你回去赶紧把儿子给我放了,不许再干涉孩子们的事情!”

到了李敏和孔令华结婚的日子,汪东兴和李银桥安排我带了分队几个同志,穿上雨衣(防灰尘)拿着扫把、抹布、拎着水桶、端着水盆,把主席居住的房子的西面空闲的小屋,收拾了一番。然后搬来旧床、旧椅子、旧木桌……没有一件新家具,就算把新房布置完了。

为了不摆排场,毛主席对身边的人做了严格的交待。主席说:“结婚不能讲排场,这是个人的私事,不能向外面透漏消息。外面的人知道了,就会带礼物——收了,会助长歪风邪气;不收,会让人家为难!”就这样,主席大女儿李敏结婚,家里只摆了两桌,除了双方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几个人,没有一个人外人参加。桌上撒了两把糖果,摆了一盘瓜子,每桌几颗烟卷,机关小灶炒了几盘子菜,就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开席之前,主席讲了几句祝福和勉励的话,酒席就开始了。

轰轰烈烈的一伟人,两个女儿的婚礼,都是这么草草率率地就过去了。

毛主席对女儿是这样,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这样,从来不封官,不许愿。主席说,想当官,别在我身边。我封你们一个官,下面就会封一千个官、一万个官这个头儿,我不开,下面的人也不会开!

座谈会上,毛主席警卫员李文福老人家上午讲了1小时零54分钟,下午又讲了1个多小时,老人家思维敏捷,记忆犹新,侃侃而谈。他跟随毛主席15年,着重讲述了毛主席工作、生活中的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员,没有一个当大官的,但是大家没有一个后悔的,也没有一个有怨言的。毛主席的谆谆教导,时时刻刻印在了他们脑海。

座谈会上,除了李文福老人家讲述在毛主席身边经历的故事以外,大家畅所欲言,发言激烈。

原中宣部新闻出版局张凡局长,由于出差去了广州,但还是满怀激情地给凤凰新闻社举办的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座谈会,发来了贺词。张凡局长在贺词中说到:“我对这次没有出席座谈会,很到很遗憾,但是,我衷心祝愿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祝愿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祝愿李文福老人家健康长寿!”

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社长田长友先生让联系人先跟李文福老人家取得了联系,提出要到老人的家里,进行走访,可是老人家坚决不允许。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老人家说,我的家里从来没有接待过任何新闻机构的记者,因为家里很寒酸,不方便接待客人。

正是这个原因,引起了社长田长友先生的极大兴趣。社长接过来联系人的手机,亲自跟老人家进行对话:“老人家您好,我是凤凰新闻社社长田长友,我要求去您家,不是去做客的,也不是送礼的。我们到您家,就是想看看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是怎样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的,请接受我诚挚的请求!”

正是社社长的诚恳态度,打动了老人家的心,李文福老人家才破例接受了凤凰新闻社社长一行家访的请求

来到了老人家里,记者环顾四周,56平方米的房屋,两间卧室,一间厨房,一个卫生间,没有会客间,没有沙发、茶几,只有几把旧椅子主卧旁边的柜子上,摆满了老人家吃的药品,除了书柜上摆满的有关毛主席的著作以外,还有一个相册,除此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老人家指着照片说:“我老伴儿三年前患病后去世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生活。我也得过胃癌,好在手术很成功,从死神那里走了回来!”



李文福老人和老伴儿生前照片


桌上摆满了常用药品

问及老人家,每月养老金有多少,老人家乐呵呵地说:“每月有5000多块,够花了,不错!”

看到老人家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我们酸楚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简短的新闻采访,别致热烈的“《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暨毛主席警卫员李文福讲故事》座谈会”,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责任编辑 王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