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教授访谈: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
凤凰新闻社讯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宏网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为进一步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中宏观察家宋才发教授接受了中国新闻网、中宏网等媒体记者的采访,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解读。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中宏观察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法学学科团队领衔人,博士生导师。
一、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涵义
记者:宋教授您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请您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才发:好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近代觉醒的根源。中华民族这个历史巨人的真正觉醒,是在近代国家遭遇人世遭逢的外敌侵略、民族遭遇灭顶之灾后才有的事情。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王朝国家出现灾难深重的混乱局面。尤其是近代以降,中国境内各族人民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强盗,对中国的疯狂侵略、肆意抢劫和无恶不作,在国难当头、民族共同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受到严峻威胁面前,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共同结成了患难与共、甘苦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危机不仅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得以唤醒,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精神动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由早期共产党人参与并领导的“五四运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得各民族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和观念得以确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保卫中华”成为全民族抗战动员口号的情势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成为鼓舞各族人民共同抗日的思想动力,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责任感。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设计了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告全体人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国民。中国人在中华民族的族称下凝聚成为一个现代民族,这个被全体中国人认同的中华民族国民共同体,是一个具有现代“民族”“国族”性质的实体结构。在一系列血与火的考验中,中华民族始终是代表各民族的总称。这种在民族危难关头结成的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就是各族人民的命运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涵盖了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具有现实与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与56个民族休戚相关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现代中国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原本就具有“全民一体”和“多元一体”的双重属性,两者结合并相互制约形成的有机平衡状态,有利于各民族群体的团结与统一,尤其是保障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内部张力与合力之间的统一。如果只谈“多元”,抑或不适当地突出多样性中“差异性”的一面,就会促成差异性和张力的放大化。前些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格局中,对少数民族及其少数民族问题在政策、认知和实践的多个层面,被不适当地凸显和人为地放大了。譬如,在民族院校的不同民族学生中一旦发生肢体纠纷,就会被人为地放大和上纲上线为“民族问题”,要求按照“民族问题”处置。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发生在一般普通院校,则普遍认为这就是习以为常的一般纠纷,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有些人不赞成中华民族一体化建设,他们往往以费孝通先生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依据,片面强调多元的基础和优先地位,而将一体置于从属的地位。一旦“全民一体”属性被忽略,国家的相关民族政策就会在执行中走样变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一体”必须重于和高于“多元”,这是一个绝对不能动摇的政治原则问题。习近平同志对“多元”和“一体”专门做过阐释:“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多元不能固化、强化自己的民族差异,过分张扬民族个性,把本民族的认同置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之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促使经由中华民族认同进而巩固国家认同,扭转已经出现的某些不适当的局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精神力量之魂,“全民一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最有效的依托。
铸牢“五个认同”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本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另一个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都只不过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仅仅认同本民族文化,必须同时认同共有的中华文化。必须守护好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这块阵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努力寻求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契合的最佳切入点,着力培育国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在这里反映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基本关系,即公民个人对国家的崇敬、认可和服从,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体意识、增强国家凝聚力,无论如何离不开“五个认同”保驾护航,“五个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线。“五个认同”强调的是各民族对整体范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不同于相同民族内部的认同意识。只有当各民族认同自觉地转化为“五个认同”,才有可能形成整体范围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只是对民族间的利益认同、统一国家的政治认同、多民族的文化认同,还包括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价值认同。作为涵盖“五个认同”理论结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底线,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范畴”与“意识范畴”整合归纳后的价值体现,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