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助推职工群众拔穷根
实现青山绿水“淌”金银
——吉林省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产业脱贫致富纪实
凤凰新闻社讯【记者 延长才】
年生产菌袋5600万袋,从业人员1550人,养殖蜜蜂3450箱,从业人员上百人。吉林省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产业扶贫见成效。
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长白山森工集团“高质量打好绿色牌,高水平念好山水经”的总体部署,依托特有的林下资源优势,围绕以提高职工群众幸福感指数为中心,全力打造林下经济创业园这条主线,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实施“企业创产业、职工创家业”的战略。
为彻底让困难户脱贫,让职工群众创业致富,该公司把产业扶贫做为稳定脱贫的关键,选什么产业扶?谁来扶?用什么方式扶?贫困户的情况各不相同,扶贫工作并没有一个“万能公式”,因此,面对这盘错综复杂又重要非凡的“棋局”,走活、走准、走好是关键,通过几年的探索,木耳和养蜂产业已成型。
上世纪90年代该公司就开始潜心钻研食用菌黑木耳栽培技术,到现在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生产、管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黑木耳产业当做职工群众脱贫的抓手,改变以往菌农小作坊生产模式,建立标准化菌包厂,随着黑木耳产业科技进步加快,产量产值迅猛提高,天桥岭林业“黑金”产业加速崛起,一朵朵黑木耳为群众撑起了“致富之伞”。
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由原制材厂转型成立的,从2017年至今,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拥有200万木耳菌袋栽培基地;两个生产车间,日生产能力20万袋,年产值5000万元。通过采取“采购加储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走“公司+品牌+专合组织+基地+职工+农户”之路,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多功能生产示范基地,实现了林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相融合,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共同致富的发展方向,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带动扶持贫困户1079户,1743人,人均增收519元。同时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200个就业岗位。被延边州政府评为行业龙头企业。
在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工人柳长杰说:林业停伐后,他从伐木工变成了耳农,成为一名菌包打袋工人,除了上班他还种植木耳,增加了一份额外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从2016年至今,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先后筹集资金100万元,在局址西山建立木耳棚室挂袋示范区1个,占地6000平方米,建立木耳棚室挂袋示范大棚10个,通过本项目的示范,培训50名技术人员,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实现木耳人工栽培产业在吉林省乃至全国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大面积发展。筹集资金51万元,在贮木场建设吊带木耳大棚5个,并配备喷水设施,每个大棚吊1.6万袋,共吊8万袋,地栽12万袋,产木耳1.6万斤。林业产业增加值100万元,安排新增就业人员40人,带动农户40户,产品客户满意度达到100%。筹集资金40万元,利用1.55公顷土地,推广国家发明专利项目,示范栽培25万袋黑木耳。培训人员50人。采用黑木耳袋顶出新技术,可使每个菌袋增产10g,每袋可增收0.7元。
为大力鼓励职工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公司聘请专家为食用菌户提供技术支持,不定期发布用工信息,成立合作社,并利用食品加工厂优势,打造精品,增加产品附加值,跟“首农“平台对接提供精制产品增加销售量。为林场购买了菌袋粉碎机,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蜜蜂养殖又是一个天桥岭林区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
为了更好地对蜜蜂养殖业的扶持,该公司对所用蜜蜂养殖户进行了多方面的扶持政策,提供场地,先后举办蜜蜂养殖座谈会3次,技术培训5次,赴黑龙江、敦化、长春等地考察5次以上。并创办了蜜蜂产业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微信群、QQ群。
2016年,公司对70户养蜂户,以100元/箱的补贴价格给予补贴,补贴金额共计331500元。2017年争取资金25万元在内河林场,建设养蜂场地8处,建设蜂窖2处,养殖蜜蜂达到900箱的规模。年产原蜜27000公斤,巢蜜9000公斤,蜂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在内河林场采访时,场长赵振强说“内河百花蜜蜂养殖合作社,蜂群已超千箱,每箱蜂群收入1000元以上,合作社从最初四年前的小打小闹,三五个人养蜂到逐年扩大、由少变多,由弱变强。形成了现在的“合作社+基地+场内职工+多元化销售”的管理模式。同时又扩宽了“实体店+网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充分利用各种销售渠道和电子商务、食品专柜、农特产品店为目标逐步展开,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利介绍,目前公司年生产菌袋5600多万袋,食用菌制菌户816户,从业人员达1550余人。现有蜜蜂养殖户102户,养殖蜜蜂3450 箱、从业人员102人。初步形成集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为一体的黑木耳、蜂产品全产业链循环发展体系。
现今,在天桥岭林区,小小“菌袋”鼓起了职工群众的“钱袋”,小小“蜜蜂让职工群众过上了“甜蜜生活”。
凤凰新闻社【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