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专访:扎扎实实地把共同富裕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凤凰新闻社讯
《求是》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最近都在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谈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我们要有耐心,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为全面学习和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精神,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宋才发教授就这个问题接受了人民法治网主任记者熊文胜的专访。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法学学科团队领衔人,博士生导师。
扎扎实实地把共同富裕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主任记者熊文胜:
宋教授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就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共同富裕理论做出新阐释,对共同富裕战略做出新部署。请您就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事业做出一些具体的解读。
宋才发:好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重提党带领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问题。他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重大历史意义的高度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仅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还包括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论何种现代化,它的目标指向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前提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和理解。
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早在1953年就提出“共同富裕”概念,但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同富裕才逐渐通过具体制度和政策得到落实和实施。1985年3月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发展的趋势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时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指出,人民群众从来就不喜欢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消灭贫穷、挖掉穷根。他强调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用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推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出现了“两极分化”,那就是走到邪路上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如何率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提到了党和政府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符合民心、体现民意的措施和办法来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共同富裕写进了党的第三个重要历史决议,强调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个优越性主要体现为“两个避免”:一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避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避免了市场经济引发的“两极分化”问题。
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运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目的是使经济更有活力和效率,把蛋糕做大,使经济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未来既需要发挥好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又要通过宏观调控以及社会的再分配等方面的举措,缩小贫富差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
持续用力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分部署需要有九分落实的功夫才行。我国实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实现了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了提高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精细化水平,实现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正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九个必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在庆祝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九个必须”。(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2)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3)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6)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8)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9)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九个必须”是紧紧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来的,科学地回答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根本要求。它是具有丰富思想内涵、严密内在逻辑的重要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进展。它表明执政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具有高度的规律自觉。
自治、法治、德治是维持乡村治理格局良性运转的不同治理方式。在构建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三种治理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聚合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动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乡村法治化建设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通过建设完善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推进和形成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突出村民的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主体地位,强化政府是乡村治理责任主体意识,扎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让乡村治理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三、提高受教育程度、为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普惠公平的条件
人口贫困的根子在“教育贫困”。知识贫乏、观念落后是民族地区陷入整体贫困的总根源。民族地区“人”的贫困,说到底是一个“权利贫困”问题。从绝对贫困人口教育缺失的本质上看,教育贫困是对贫困群体“可行能力”的剥夺,这是一个比“经济收入”贫困更可怕的、会导致代际传递的深层次贫困问题。“权利贫困是一束贫困”,治穷必须先治愚。各级地方政府要时刻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放在工作重要位置,“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既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任务,也是最终打赢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翻身仗的关键举措。
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具有最基础、最根本的救助作用。继续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是民族地区整体连片特困区域拔掉穷根,实现彻底脱贫致富的关键。“精准扶贫”理论为“教育精准扶贫”注入了新活力,民族地区唯有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才是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精准脱贫效果的根本之策。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本质是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个人,是具有历史基础和自由个性的“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以“自主活动”为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因而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是有前提条件的,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资料来源于“人民视点”)
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