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大舉赴美投資,就是不愛台灣嗎?
鳳凰新聞社台灣訊【記者 蘇華】 來源:風傳媒 (原題目:郭董大舉赴美投資,就是不愛台灣嗎?他一句話訴無奈,坐喊「別走」的政府注定失敗)
月28日這一天,台灣的新聞版面很熱鬧。遠在千里外的美國威斯康辛州,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正在與威斯康辛州長渥克簽署合作備忘錄。富士康決定在威州投資100億美元(約3040億台幣),設置面板廠,預計將創造3000個工作職缺,未來有可能帶動1.3萬個就業機會。
不只鴻海,台塑集團也加速投資美國的腳步,旗下的台塑化在28日的董事會中,宣布購置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聖詹姆斯郡(St.James)土地,正式啟動94億美元(約2857億台幣)的投資計劃,力拚2024年能正式量產。
另外,台塑集團在德州舊廠的擴建及新廠案,也預計在2018年第3季陸續投產,屆時台塑在美國的乙烯總產量將超越麥寮的六輕,成為全球最大的石化園區。
義联集團創辦人林義守也在28日證實,已選中美國德州一塊土地,正與美方研擬各項細節,預計蓋電爐煉鋼廠及海綿鐵廠,投資額約16至18億美元(約486至547億台幣)。
巧的是,28日這一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剛好應工商協進會之邀,針對「成長與創新」專題進行演講,記者聞訊,蜂擁而至,紛紛詢問他對鴻海赴美投資的看法,以及台積電的投資動向。
當時,張忠謀回應說,鴻海赴美是很好的投資案,而台積電投資地點首選依舊是台灣,他相信該事件對其他企業並不會產生骨牌效應。
張忠謀的這一席話,讓政府如吃下一顆定心丸,因為各界都將台積赴美投資當成重要指標,咸認如果連台積都出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就完蛋了。
相比政府對台塑、義联集團對外投資的態度,經濟部跟科技部幾乎是傾全力協助台積解決各種投資困境,尤其,科技部長陳良基甚至曾說過政府會以「洪荒之力」讓台積留在台灣。
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半導體是政府扶植的重點產業,而鋼鐵跟石化卻是新政府不想要的產業。
政府顧及環保及空氣品質,選擇放棄石化、鋼鐵等高耗能產業,並無不可,重點是必須快速發展替代產業,以補足失去的產值及工作機會。
而7月28日,郭台銘在美國簽約時,也說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他說,美國的政治真正開始走向為經濟服務;很短時間我與川普見面3次。他們的政治要為經濟服務,他們的力度,我也嚇一跳……,我想這應該是給全世界(啟示),包括日本、美國就是為了經濟。
試問,台灣的政治是否可以為經濟而服務?
這幾年來,每當傳出指標企業有外移消息時,多數官員都會動之以情,希望企業家能「愛台灣」,根留台灣。
郭台銘進一步說,很多人說商人沒有祖國,我覺得市場就是我的祖國;但不要忘了我在哪裡繳稅?無論在哪裡做,最主要公司的結算還是回到台灣,但是得要出來做市場,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全世界最大市場就是中美兩個地方,我們不去那,我們去哪裡呢?
他點出了全球經濟的現實面,也是所有企業要面對的課題。
儘管新政府以「洪荒之力」暫時留住了台積,張忠謀7月28日也重申投資首選是在台灣,並強調感謝政府的幫助,但張忠謀也不諱言,台灣的投資環境確實還有改善空間,像是水、電、土地等問題。
如同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所言:企業不賺錢是罪惡!當政府沒有完整的產業政策、也無法營造相對好的投資環境時,如何期待企業將獲利擺在一邊,感性地以「愛不愛台灣」來決定去留。
就算短期內,台積不赴美投資,但國際經貿情勢變化萬千,誰能保證台積永遠不會變心?
一個執政黨如果滿腦子想的都是政治、選票,僅靠溫情喊話、或以「愛不愛台」來挽留企業,這個國家恐將走向衰敗之途。
相信大家都不希望,台灣是在往這一條道路邁進。
鳳凰新聞社【責任編輯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