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部佈雷比獵雷便宜!P-3C反潛機空投水雷 快速佈雷封鎖台灣海峽
鳳凰新聞社台灣訊【記者 蘇華/圖】 來源:上報
據了解,因應美方建議台灣發展低成本的不對稱戰力,台灣軍方近期於「美台年度國防檢討會議」向美提出P-3C反潛機空投水雷等武器採購需求。美軍研究指出,製造水雷和佈雷的價格,遠比掃雷和獵雷便宜,佈放一枚水雷的價格、時間和人力成本,是掃獵一枚水雷的千分之五。相較於耗資350餘億台幣準備國造六艘卻爆發弊端的昂貴獵雷艦,軍方已思考,低成本的空投水雷應該才是建構台海防衛的優先建軍選項。
「灘岸決戰」能力 首推阻滯敵軍渡海的水雷
經今年「漢光33號」演習電腦兵棋推演驗證,軍方內部評估若要全力集中資源優先發展「濱海取勝、灘岸決戰」能力,在國軍諸多武器裝備中,最符合不對稱作戰的防衛利器,首推可用來阻滯敵軍渡海和兩棲登陸的空投水雷以及智慧型水雷,因水雷除價格便宜,還可阻滯敵軍渡海或對台進行封鎖,只要航道上有水雷,敵軍船艦根本不敢進犯,有極大嚇阻效果,國軍雖已投注資源研發各類型的精密智能水雷,並開始打造快速布雷艇,但仍缺乏更快速的空中佈雷能力。
美售台P-3C反潛機 未賣空投水雷
據指出,美國在2001年同意售台12架P-3C反潛機時,並未連帶同意售台P-3C專用的Mk62型專用空投水雷,導致台灣即將成軍的P-3C雖有偵潛能力,也可以現有的深水炸彈和輕型魚雷進行反潛攻擊,但卻無法以空投水雷進行「攻勢水雷作戰」,也就是以空投水雷對敵軍港口進行封鎖,或搶先在重要航道進行快速佈雷。
由於美軍一向採取攻勢作戰,對於防衛性質的水雷等武器發展相對不重視,但近期美國海軍內部也提出「攻勢水雷作戰」,認為美軍應透過空投水雷,快速封鎖敵方基地、港口和航道,以打擊或限制敵方艦船行動。而這項作戰思維,正符合台灣軍方目前急欲建立的「濱海取勝、灘岸決戰」和不對稱作戰策略
軍方人士指出,要透過獵雷艦掃除一片雷區所需耗費的時間,是佈放一個雷區的200倍,如果敵軍登陸船團為了排雷而耗費時間無法推進,很容易就成為我方反登陸火力的海上攻擊目標;因此國防部已把水雷列為發展不對稱作戰武器的優先項目。
海軍編列9億多元預算 打造10艘快速布雷艇
其中海軍已編列9億多元預算,將在2021年前優先打造10餘艘快速布雷艇,就是考量水雷未來在反登陸作戰中將扮演以小搏大的重要角色,這型快速布雷艇可以運載的水雷數量很可觀,能夠在敵軍船團渡海前迅速在各海上區域進行大量布雷;另陸軍則進行「灘岸布雷」、「泊地布雷」等聯合泊灘布雷;目前只缺空軍擁有空投水雷的能力。
軍方指出,一旦P-3C反潛機獲得空投水雷能力,就能在敵情威脅明確時,先搶時間在台海周邊重要航道進行快速佈雷,另鑑於中共航母戰鬥群未來可能部署於台灣東面海域進行「反介入」作戰,台灣也可以P-3C反潛機於東面海域或南、北航道進行空中佈雷,對東犯的共軍航母艦隊進行「反反介入」,避免遭到共軍對台進行海上封鎖。
官員表示,由於美國10餘年前同意售台P-3C反潛機時,可能顧慮空投水雷可以封鎖敵軍港口成為攻勢武器,加上空投水雷美軍僅自己裝備並未外銷,因此扣住這項武器不願出售給台灣,但現今亞太情勢不同,共軍戰力已大幅成長,台灣獲得P-3C反潛機後,除自我防衛外,還可以協助和共同分擔美方駐日P-3C在西太平洋的巡弋任務,為此美方更應提供台灣相對應的武器裝備。
多次漢光演習推演 水雷具嚇阻和遲滯效果
軍方指出,經包括今年在內多次漢光演習推演驗證,水雷在國軍反登陸作戰過程中,對模擬的敵軍兩棲登陸兵力有很強的嚇阻和遲滯效果,因台灣真正適合大兵力登陸的「紅區灘岸」就只有幾處,登陸船團可能行經的航道和區域不難預判,一旦國軍在這些航道、泊地和灘岸布滿智慧型水雷,敵軍登陸船團若要硬闖,勢必嚴重戰損,如果要排雷、除雷,就耗時耗力,這對敵軍兩棲登陸可產生強烈心理嚇阻,更可藉此打亂和遲滯攻台節奏。
海軍現有水雷依照布署區域約略可分為阻柵雷、泊地雷、淺水雷等,其中阻柵雷用於布署在航道,泊地雷、淺水雷則用於灘岸水域,傳統水雷是靠壓力、磁性啟動,現今的智慧型水雷則可預設參數透過水下音響偵測自動啟動,也就是自走水雷,另中科院也研發出可經由遙控啟動的反登陸水雷,成本都不高,但卻可以對敵軍海上艦艇產生看不見的嚇阻力。
若獲空投水雷 快速提升國軍水雷戰力
官員說,水雷的最大作用,不在於武器本身對艦艇造成的損傷,而是在於很難偵測和排除,特別是在必須搶時間的兩棲登陸作戰時,敵軍只要耗費時間在排雷上,這一波兩棲登陸很可能就失敗告終,而目前解放軍的海軍發展,在獵雷和掃雷能力上並未受到重視,因此對國軍而言,智慧型水雷就是成本低、效益高的不對稱作戰利器,未來將優先投注資源發展,若能獲得空投水雷,則能快速提升國軍的水雷作戰能力。
鳳凰新聞社【責任編輯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