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
鳳凰新聞社台北訊【陳習珍】
古文物藝術科技發展協會秉持發揮民間團結力量,讓歐美國際博物館看見臺灣民間文化底蘊;同時希望能夠打破傳統對文物藝術品主觀意識的評斷,推動客觀、科學的鑑識方式,讓證據、事實自己說話,能符合年輕一輩講求科學的觀點,帶動年輕一輩對華夏文化的熱衷、喜愛、研究,提升他們對文化藝術內涵的了解,進而充實自己的精神領域。
今(2024)年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佛光山人間福報、海峽兩岸古文物研究發展協會與御丞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於本7月6日至8月4日,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辦理聯展,推出「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特展。此次展覽定名為「倜儻筆墨」,「倜儻」意指近現代星雲大師、齊白石、張大千、常玉、林風眠等明末至近現代的大師們卓越豪邁,灑脫不受約束,大師們藉由畫作、書法,表達他們當時作畫的內心世界和藝術底蘊。
本次特別展出多位大師作品中,以東方野獸派代表常玉和林風眠的系列畫作為主題。同樣受到野獸派和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影響,配色鮮明、大膽的兩位大師,卻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作畫風格。常玉在油畫中保留東方水墨的筆意,善用水墨畫中「線條」和「留白」的特質,成功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常玉直接將東方水墨畫的筆法,用西方油畫的平筆表現,且通常一筆到底。因此在常玉的畫作中,可以看到類似水墨畫的起筆「頓點」,轉折處或收筆處會有油畫顏料沉積類似「積墨」痕跡,常玉畫作中油畫顏料的沉積是因為「頓點」和收筆或轉折,而不是西方傳統油畫慣用的「平筆堆疊」方式;在筆上顏料使用過程中,常玉不會因為顏料減少讓顏色變淺而馬上再沾顏料,而是繼續勾勒至顏料用罄,自然而然產生出類似水墨畫中濃墨和淡墨的效果,讓線條直接有色彩陰暗對比。常玉簽名落款部分,以筆跡鑑定而言,同時參考油畫和水彩不同材質畫料,手腕會需要的力道不同,因此在油畫上的簽名不會每次都相同。最重要的仍是要了解其簽名特性,除了手繪「玉」字圖章,在法文簽名時,會是大寫的「SAN」,通常搭配小寫的「yu」居多。
林風眠則慣性以水彩方式創作油畫,先以平塗法畫出色塊再用粗筆勾勒邊緣,最後以水粉(水彩作畫方式)勾勒人物髮冠裝飾或服裝等部分,線條力道十足、充滿彈性,勾勒之筆峰腕力十足、線條細膩,再搭配以盡情扭曲、變形、疊加、組合各種幾何圖形,畫出一幅幅深具林風眠個人特色的戲曲或仕女畫作。林風眠的落款部分,在簽名時慣常是「林」字的二豎筆先寫,再寫橫畫,寫「林」字最後一撇時會一起寫「風」字第一撇,簽名筆峰腕力十足。
除了理解兩位大師的作畫風格以及簽名落款方式,搭配辨認畫布的老化現象、油畫顏料本身之氧化或脫色現象,輔以紫外光線測試是否有螢光反應等科學鑑識方式,無論是主觀或客觀層面,都可辨明畫作的真偽。
更值得推薦的是星雲大師的一筆字,與這次近代幾位大師的書法底蘊齊平。不同於幾位大師書法意境人生哲理在敘述倜儻的個性與情感之意境,星雲大師墨寶的內斂與禪悟深厚,相同的是墨寶但不同的是心念與境界的呈現。明末時期八大山人朱耷的書法卷軸行草書墨寶,內容呈現出為何明朝皇室後裔出家修行,世道炎涼之際,八大山人將其憤世嫉俗的心境,展現在畫作上及書法詞句內容。
本次展覽囊括明末清初至近現代的國畫、油畫和書法大師,國畫和書法部分是八大山人的書法、冷枚的書法結合工筆畫、齊白石的國畫與書法、張大千的仕女和荷花與星雲大師的一筆字書法,油畫、素描和水彩部分則有東方野獸派代表常玉和林風眠,近現代的徐悲鴻、潘玉良、吳冠中等幾位享譽國際的東方藝術家,以及清宮廷珍藏田黃印鈕、擺件和印章,幾件精品瓷器、髹漆木雕盒和海南野生沉香擺件。是結合多位國際及亞洲知名但低調的收藏家和鑑賞家,舉辦難得的大型藝文盛事。
責任編輯: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