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宋才发
凤凰新闻社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宣言,也是新时代新阶段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里程碑。全面改革开放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走向,发挥制度优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强国。不仅要深刻理解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要义,而且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内容。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大方向,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招”,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开辟广阔前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保障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L综合评价(A刊)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广西优秀期刊《广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发表宋才发教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广西社会科学》杂志总编周玉林,副总编覃合、黎伟盛。副总编黎伟盛任本文责任编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历史性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对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部署,标志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本文拟就如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略陈管见,以请教于大家。
一、深刻理解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要义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里程碑
《决定》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宣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往开来,创造性地凝练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这次会议取得的最重要的、最耀眼的成果。《决定》在回顾总结党带领全体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我国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就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凸显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价值,以重点带动全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注重突出改革与制度建设的重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七个聚焦”,这“七个聚焦”实质上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制度建设的重点。必须充分认识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落实《决定》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关键在党,要“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前提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定要抓住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尤其要“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要善于用好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整体思路和要求就是牢牢牵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这个“牛鼻子”,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破立并举”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它是从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蹚出的一条新路,也是通过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习近平要求把“先立后破”,作为深化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方法论对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更不能“一破了之”。未来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增强推进改革的行动自觉。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这是检验和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是浩瀚的力量之海,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落实的执行力,充分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改革的得失成败。
(二)全面改革开放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改革开放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平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向前推进的,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与以往的改革开放相比较,确实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和新的特点。其中一个很突出、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加强国家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党中央在总结制度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高更强,把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中央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围绕主题和党的中心任务来谋划和部署改革,这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号召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尽管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却是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肇始,随后历届党的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以党和国家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使不同时期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成就,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灿烂夺目的美丽画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一次盛会,会议围绕“一个主题、两条主线”展开。其中,“一个主题”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新各类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条主线是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各方面权责利关系,总体要求是达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在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改革是手段,中国式现代化是目标,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党和国家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历史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必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展现出更新更美的图画。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更充分展现,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合作共赢的新境界,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决定》明确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习近平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确立了目标指向,全面改革开放不断丰富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走向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导向。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向前推进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未来需要自觉地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是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重点,抓住了这个重点就等于牵住改革的“牛鼻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走向,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剖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了谋求全人类的解放抑或“解放全人类”。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用习近平的话来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根据就在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全体人民来说,已经达到并实现了人的现代性,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不再处于区域之间彼此割裂的状态,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内在缺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高质量发展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硬道理”,中国式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坚持“实质正义”的本质要求。“实质正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和人格平等,承认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尊严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国家致力于依法消除社会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这就意味着我国现行制度和法律,是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并且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与形式正义相比较,实质正义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公平的结果抑或后果,法律的天职和使命就是保护和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公正,致力于构建一个没有民族压迫、种族歧视,无贫富和身份差别的公正社会。实质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凸显和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质上就是体现和追求实质正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出发,深刻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不难发现,如何处理好人的主体性、个体与群体、自我与本我、人与自然、人与人类的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决定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新样态,以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以及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把14亿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又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同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现代化初心的实践归宿。
(四)发挥制度优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强国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决定》强调,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总体要求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优质而公平的教育资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适时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明确规定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目标,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的。这里所说的“教育强国”,就是指国民教育的综合实力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强。无论是各类高级人才的培养产出率,还是世界前沿科学科研成果的产出率,都是世界一流的、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教育发展水平对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对知识生产等方面的贡献度,显著高于其他一般国家,在全球教育治理事务中拥有极为重要话语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和全体人民的一个宏伟梦想和奋斗目标。建设教育强国终究是一个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充分汲取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和蕴含于百余年中共党史中的教育经验,从中华民族历史脉络中探寻中国特色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进路,概括地说,大体经历了从“教育救国”“教育建国”到“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观念转变,深刻折射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未来需要进一步系统构建教育强国的实践体系,根本路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和规划部署,“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同时还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强国战略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提出来的,对我国教育强国基本内涵的准确理解,需要把它放到这种时代性、国际化的现实逻辑中去把握。为此就要坚持把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单位和主管机构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尤其需要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团体,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共同构建良好的协同治理模式。具体地说,政府层面要重点加强简政放权的改革,社会层面要加大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力度和监督力度,逐步形成多方主体协同治理的良好运作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学校教育法、校外教育法以及教育投入法等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工作力度,完善教育执法体系、提升教育执法能力,加强和规范各级层面的依法治教和依法办学程序,以教育法治化保障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未来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研究教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找准战略支点,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
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内容
(一)牢牢把握新时代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大方向
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大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改革开放成效的关键环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当下和未来需要继续推进和全面深化改革。但是又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改革在某个方面严重滞后,“总体上不存在中国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在新时代新阶段搞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好改革的大方向,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死存亡。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的谈话中说过,“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习近平在《求是》杂志2024年第10期撰文指出,“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总结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大方向。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丢掉了四项基本原则,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大方向,那就是走到邪路上去了。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然而就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前夕,居然有一些人对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议论纷纷,妄图把中国的改革事业纳入他们所期盼的“美化”“西化”的歧途中去。在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上,也有人对“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歪曲妄议,企图把改革方向纳入新自由主义体系,并且公开唱衰民营经济,称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劝民营经济“逐渐离场”,这是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公然曲解。诚如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人把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普世价值’、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开放。这是曲解我们的改革开放。”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精髓,说到底就是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大方向不动摇,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也即是说,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不是改向、更不是变色。这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最重要的底色。
(二)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中心任务
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原来的一套体制机制已经无法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为《宪法》)“序言”规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把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党中央围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展开全面深化改革,从整体上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上新征程。在当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面临诸多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当下和未来唯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是出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让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聚焦建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深刻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新局面。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因时而变,提出并奋力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规律上所具有的使命担当和政治智慧,成功开辟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向富起来的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探索、突破和创新,最终形成的伟大成果,蕴涵着厚重的历史逻辑、深邃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新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协调发展”,体现发展布局、发展关系、发展空间、发展要素、发展进程的协调性,防止和遏制孤立发展、片面发展、畸形发展、隐患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对于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战略任务,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功能作用。《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我们必须在历史、理论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高度重视并致力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坚决,为全面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制度性安排。习近平在《求是》2024年第10期撰文告诫全党同志,“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尤其需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当下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新体制机制,把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占据发展先机。我国奋力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证明,深化改革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又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一招”。这就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继续在“全面”二字上做好文章、狠下功夫,需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更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狠抓全面深化改革“十分布置、九分落实”的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切实端正党风改进作风,“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为此就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把狠抓全面深化改革落实作为严肃纪律作风要求,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对那些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打折扣、搞变通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作为抑或阳奉阴违的干部予以纪律处分。对那些不能正确认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严重存在“等靠”“守摊”“躺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党员干部要及时清理出局,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习近平曾借用“为官避事平生耻”喻义,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作为。“为官避事平生耻”,是从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中“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化用而来的。要下大力气解决领导干部占着位置不作为的怠政、懒政等突出问题,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培养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实干能力,逐渐在党内形成“为官有为”的氛围和习惯。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开辟广阔前景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深刻领会和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原则。把这些“重大原则”归纳起来,就是《决定》所强调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六个坚持”。遵循这“六个坚持”,就是坚持“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形成了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把它与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体现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对于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具有重大意义,在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循、长期坚持。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标定了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方向、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深化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形成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保障,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支撑的国资国企改革格局。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的时候,完成《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可以说习近平在《决定》的说明中提出的“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最佳装配方式,预示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开辟广阔前景。然而有些专家学者在阐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时,仅就《决定》第二部分第五条那几百个字倒来倒去地展开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太狭窄了,应当结合中共中央的《决定》、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和全会公报从整体上予以理解,切实把握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灵魂问题、要害问题和核心问题。《决定》提出的深化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不能不说这是一张倒排工期的改革任务清单。全党和全国人民需要以“踏石留印”的干劲、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宏伟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三、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保障
(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是实现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现代化,“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提升人的现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的这两句话,不仅把住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脉,而且抓住了现阶段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把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可以说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科学表述。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方向和路径。为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实现突破创新,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定位,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认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抓住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牛鼻子”,就能够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总目标的实现,提供经济制度和经济实力保障。
(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认识,《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全国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实事求是的重要原则,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有浮躁心理、急躁心态,不能盲目蛮干。从这个意义上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条件,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创新,既是表征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标识性概念,也是创新发展逻辑、变革思维方式和凸显高质量发展的术语革命。2023年习近平在黑龙江省调研时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将“新质生产力”提升至“新的生产力理论”的新高度,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代中国“新的生产力理论”的标识性概念,本质上是生产力形态的跃升和生产实践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形态、创新逻辑、系统观念和人类文明的时代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系统阐明了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包括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两大基本要素,实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相适应,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实现高质量的供给与高品质的需求动态平衡,从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外延式传统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只有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为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强大动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决定》为做好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章的标题,突出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章,采取“列专章”的方式予以部署,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且摆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凸显了习近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理念。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深刻阐明了科技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全面准确把握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路径和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持续调整优化定位和布局,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当下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党和政府要花大气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未来要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要进一步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高等院校要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四)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之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健全完善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充分凸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各级党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决定》指出,未来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要设法补足民生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的短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情况,通过制度改革进一步破除深层次阻碍,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民生领域的制度建设,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通过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增强社会各界的凝聚力,强化和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脱离抑或缺失了广大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新质生产力是当下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它不仅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可以应用到农业、农村广大领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关键动力。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助推农业产业数智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时新质生产力能够很好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加强产业急需、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能够极大的减少耕种、施肥、除草、收割、烘干等环节的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此,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等重大举措。在未来农村的民生保障和民生福祉建设实践中,应当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弱项,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