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飞花令:时间】|三月丫头:三看牡丹
三看牡丹 醉里挑灯会员 三月丫头 谷雨,雨生百谷。春雨淅淅沥沥,往年随风飘落的种子饮饱喝足,憋不住破土而出。嫩芽儿探头探脑,挤挤挨挨结伴来到美好人间,想想这个画面就美得不行。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曾说过“牡丹是我们的国花”,而枯枝牡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牡丹品种。传说武则天深冬令百花齐放,唯独牡丹不畏强权,被点火焚烧并贬出长安。它曾历经浩劫与厄运的洗礼,顽强坚毅、蓬勃向上、豪迈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沉浸在厚重的历史里,我们走进牡丹园,走近枯枝牡丹。满园的牡丹一丛丛,一簇簇,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立刻就要破裂似的;有的花瓣刚展开三两片,有晶莹的露珠在花瓣上调皮地打着滑梯;有的正在怒放,馥郁的香气招来了辛勤忙碌的蜜蜂。即便是盛花期已过,风雨飘摇的落红也美得千娇百媚,微风拂过,片片花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记忆里最早一次看牡丹是刚出校门不久。羞涩的少女情怀,初见牡丹时的莫名惊艳,而今已随岁月淡淡而去。
三年前,应老家便仓的同学大哥之邀,同学一行八九人又去看过一次牡丹。那年谷雨,天气晴好,游人如织,繁花似锦,热热闹闹。眼前景,身边人,依稀仿佛,犹在眼前。不过三年,如今也渐行渐远渐无书。
时光是一段一段,朋友也是,有些路必须一个人慢慢走。一路前行,说不定就在下一个路口,又会遇到一群同行之人。这不,今年谷雨又有友人相邀,欣然应约,三看牡丹。
或许是现在的景点太多,亦或许是由于伍佑到便仓路段修缮的缘故,今年的“牡丹之路”少了往昔的拥堵,即便是在狭窄得只能会车的乡间小路上,也仅仅堵了不到十分钟。果然,便仓小街上也只有稀稀落落的人群,这倒切合了我喜欢安静的心境。在喧哗人群里的寂寞是真寂寞,而独处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内心的丰盈。
安安静静地观赏,安安静静地拍照,本就该是生活原来的样子啊。但是这次,我的内心还是被牡丹独步天下的雍容华贵而震撼到了。
是的,三看牡丹,因为年龄,因为阅历,因为修行,我想,我是真的读懂了牡丹。我终于懂得为什么大诗人刘禹锡霸气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了。一个“唯有”道尽了牡丹的国色天香,堪称百花之王,花魁冠首的地位。而我们盐城便仓的枯枝牡丹更是奇甲天下,饮誉古今。清代李汝珍曾在《镜花缘》中留下“如今世上所植枯枝牡丹,淮南便仓最多”的记载。
有关枯枝牡丹的传说有很多,但我更愿意相信与便仓枯枝牡丹园最为接近传说的当属《水浒传》作者施乃庵的表弟卞元亨的马鞭之说。
传说本地大姓卞氏后裔卞济之,宋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在官衙内种植红白二色牡丹,以花名志。取其红者表明对国家赤胆忠心,取其白者励志清正廉洁。卞济之嫡孙卞元亨,少时勤学好武,元末曾为吴王张士诚的兵马大元帅。士诚兵败,路遇一梅花鹿口含枯枝,元亨取其枯枝,策马而归。至便仓家园,插于地,遂长成枯枝牡丹。
这枯枝牡丹独具灵性。明太祖爱卞元亨文武全才,三请其而不出,怒遣元亨辽东充军。其间,牡丹十年不开,赦归,牡丹又重放异彩。元亨流放十年中,他十个妻妾中有九个皆离卞氏门廷而去,唯结发妻子两鬓苍白,倚门而待。此情此景让卞元亨感激涕零,心潮难平,铺纸挥毫写下了:“牡丹原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花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咏花颂人,借花寓人,表达对爱妻的感激之情。
1949年,枯枝牡丹盛开在举行开国大典之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时,枯枝牡丹于隆冬开花,艳丽如春;1987年,中共十三大后,园内外散植的单瓣红白牡丹,再度开出无叶之花。这虽是自然界生态变化与政治事件的偶然巧合,却一直传为佳话,成为祖国繁荣昌盛的象征。
700年后,闻名全国的便仓枯枝牡丹园已不再仅是卞氏的家族遗产,它已构成了地域文化的丰厚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那些伴之而生的神奇传说也已穿越浩渺的时空,代代相传……
园中偌大的绣球树下,挤满了看花的游客。有的举着相机专心致志地抓拍,有的划拉着手机给同伴炫耀着自己拍摄的战果,有的在摆POSE卖萌。有个女孩一手持花束,一手捧着手机,应该是爱她的男孩子送的吧。有这满园的牡丹,我暗笑这束花东施效颦不自量力了。
谷雨是一年中的第六个节气,是春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牡丹花选择在这个春满大地,百花齐放的节气隆重登场,该是何等的的自信与霸气?满园的姚黄魏紫,富丽端庄,尽显国色天香。牡丹独步天下与生俱来的雍容华贵让百花黯然失色。你看那纯白的花朵洁白如玉,恍若不染尘世的仙子;粉色的花朵温柔娇羞,似脉脉含情的少女;紫红的花朵热烈奔放,充盈着阻挡不住的青春活力。置身于牡丹丛中,恍若时光倒流,你我年华如玉。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株娇艳的牡丹,在清明的阳光里,心里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穿着火红火红的衣裳,随风翩翩起舞。蜜蜂飞过来了,蝴蝶飞过来了,蜻蜓飞过来了,少年的你也在向我飞奔过来……
凤凰新闻社【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