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宋辽风云: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添加时间:2017-05-09 21:43:23

宋辽风云: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腾讯自媒体


宋辽风云: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宋辽两国举行和平谈判,并达成了和平协议。

景德元年十二月初七,宋真宗委派左卫大将军李继昌为国使,持誓书与姚柬之往辽营报聘。援助辽国的岁币之数,亦如曹利用所许诺。随后辽国也遣使送来答大宋皇帝的誓书。这两份誓书,是确立宋辽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也是我们研究宋辽关系的重要文献。有必要将两份誓书全书抄录出来。

大宋誓书:

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庶,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谨白。

大辽誓书:

维统和二十二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宋皇帝阙下:共议戢兵,复论通好,兼承惠顾,特示誓书,云“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苟渝此盟,神明是殛。专具谘述,不宣,谨白。”

这便是大宋与大辽于公元1004年签订的“澶渊之盟”,一份终结了二十五年征战(从979年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到1004年“澶渊之盟”签订)、缔结了一百余年和平的协约。

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

许多人可能会习惯性地认为,“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是一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约。然而,从前面我们的讲述便可以知道,“澶渊之盟”其实是在宋朝打了胜仗的情况下,愿意停兵与辽朝谈判,并作了让步而达成的和议,跟城下之盟的性质并不一样。“城下之盟”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是指兵败后迫于无奈而签订的屈辱性条约。而宋朝跟辽朝立盟,并非因为战败后,迫于敌人兵锋而忍辱求和,而是不欲两国长年征战,希望达成长远和平。

今人之所以认定澶渊之盟“丧权辱国”,想来应该是因为盟书约定了宋政府每年要给予辽朝岁币。这里我们有必要来探析一下“岁币”的性质。不管从宋辽谈判过程中的说法,还是从两国誓书的用词来看,岁币既不是战败国的战争赔款(19世纪鸦片战争以降,清政府对西方列强支付的银子,才是屈辱的战争赔款),也不是藩属国的纳贡,宋政府对岁币的交割形式,也尽力避免给人纳贡的印象:“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毋宁说,岁币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对经济落后国家的资助:“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念河北居人重有劳扰,傥岁以金帛济其不足”,类似于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援助。

而从成本—收益的功利角度来看,每年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的岁币支出,也是收益远大于成本的划算买卖。以宋朝庞大的财税收入,区区二三十万两银的开销并不构成什么负担;而且,由于宋朝对辽朝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每年的岁币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里,据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的估算,“平均来看,宋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得八十万贯顺差。这其中,政府的官方贸易往来占到了四十万到五十万贯。此顺差使宋朝实际上重新赚回了对辽国的岁贡” 。

宋朝人自己也曾做过一番成本—收益计算,结论是“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岁币支出只相当于战争损耗的百分之一。财物的损耗还是小事,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宋辽征战,势必有无数的军人与平民要死于战火;而澶渊之盟订立之后,至宋朝与女真秘密订立海上之盟之前,两国实现了一百余年的和平,其间尽管有纠纷、有局部冲突,有勾心斗角,但基本上都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并没有引发战争。单说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

宋代之前的汉朝、唐朝,为缔约和平,一般采用“和亲”的方式(据学者的研究,西汉至少有16起和亲,隋唐有45起和亲,宋代以后的和亲共计有37起)。宋朝则从无“和亲”之举,辽朝与西夏都曾经向宋朝提出“和亲”的要求,但宋政府都婉转拒绝了,宁愿每年多支付点岁币。今天许多人都能够接受汉唐的“和亲”政策——王昭君与文成公主的故事一直受到歌颂,却无法接受宋代的岁币。我感到有点难以理解,因为如果以现代文明价值观视之,“和亲”过程中,至少有一名女性被当成政治牺牲品,显然更不应该为现代人所接受。

如果说,汉唐的“和亲”是中世纪式的和平机制,那么宋辽开创的“和约”,则可以说是近代化的和平机制。根据“澶渊之盟”的盟书以及后续的系列约定,宋辽两国达成的重要协议包括:

一、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地位平等;

二、宋朝每年给予辽朝岁币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

三、双方大致按占领现状划清领土边界,在国境线立下“石峰”(相当于今天的界碑),“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

四、约定两国互不单方面增加边防武装,“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

五、约定双边司法上的合作,“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类似于罪犯引渡协定;

六、两国在边境开设榷场,开展双边贸易。

宋朝与辽朝“建交”之后,在长达一百余年的来往中,还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外交”机制,包括:

一、设立“国信所”,有点像现代国家的外交部,负责选派外交使团、接待外国使节、保管外交文书与礼物;

二、每逢重大节日,譬如元旦,两国会互派使臣前往庆贺,一国皇帝、太后寿辰,另一国也会遣使祝贺。一国若遇上国丧,另一国也要派人吊慰;

三、一国新君即位,也会派遣使臣通报对方,对方则致函相贺;

四、凡遣使访问,对方都会给予礼遇,双方通常也会互赠礼物;

五、一方若要征讨第三国,也需要遣使照会对方,以期达成“谅解备忘录”;

六、两国若发生利益纠纷与局部冲突,都通过派遣代表谈判解决,不致诱发战争。

——近代民族国家谋求建立的国际条约关系,不就是如此么?

“澶渊之盟”告诉我们:军事实力固然是谈判席上最有力的筹码(这一点必须承认),但和平谈判却能够创造出战争无法完成的历久弥新的文明价值。

凤凰新闻社【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