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历尽劫波梅花开——电影《梅岭之恋》导演手记

添加时间:2018-07-17 20:23:59


历尽劫波梅花开——电影《梅岭之恋》导演手记


经晚聚焦胡文冰


a.jpg


历尽劫波梅花开


——电影《梅岭之恋》导演手记

 

说实话,拍电影以来,我最喜欢农村题材的电影,特别是反映底层农民喜怒哀乐和农村的沧桑嬗变,那种几千以来植根于骨髓里的贫瘠、善良与纯朴,那种广泛流传民间的传统习俗、农耕文化,是电影语言最好诠释的形式。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就是农村题材的文艺片,而《梅岭之恋》正是基于此,才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创作热情。

说起《梅岭之恋》,首先感谢著名诗人萧力群先生的大力推介,我也早有意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庾岭拍一部有些影响力的电影作品,正好《梅岭之恋》出现了。接着是江西大余本土作家吴德文先生以其饱含深情的笔墨给我呈现了一个富有激情且思想厚重的文本。记得当时我一口气读完了他的剧本,为此激动了好几天。作为同样农村出身的我深有感触,为这个演绎我们同龄人相同命运的剧本而手不释卷。创作的冲动,激发了我一次次前往大余,与县有关部门领导严水利、邹隆清、陈辉等交流,又与肖力群、吴德文和投资人王忠东先生等人多次磋商,大家很快达成了默契与共识。王忠东先生早年投身深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广告行业,经过多年的打拼,事业崭露头角,已有傲人的成就,且热心打造家乡的文化事业,自然成了电影的投资人和融资领头人。为了电影《梅岭之恋》,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理念让我们走在了一起。

b.jpg

作家、编剧吴德文先生在剧本中呈现的文学语境,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南方农村的真实记录。时逢改革开放之初,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蠢蠢欲动,躁动不安,人人渴求改变命运,重塑身份,成为社会上闪光一族。然而,那时的农村生活是辛酸的,辛酸到每天只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逼境地。那些高考落榜后走上社会的莘莘学子,在独木桥下摔得鼻青脸肿,回到农村,又不甘于父辈的宿命,于是一次次向命运抗争,向传统的生活方式抗争,结果到头来仍然是头破血流。然后是选择逃避,逃避世俗的眼光,逃避亲人的指责,但逃避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只有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于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经过痛定思痛之后,毅然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之中,成为新的社会阶层和独立自主的开拓者。所以说,敢于担当,勇立潮头,独立自主,开拓创新,这正是本片所要阐述的社会背景和思想主旨,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命运和时代浩歌。

片中最让人动情的是主人公错杂复杂的爱情故事,他与两个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构成了本片主要的矛盾冲突。干部女儿周莲梅愤世嫉俗,敢爱敢恨;路边疯子的怪异形情,却引伸出父辈们隐晦苦涩的爱情故事。这剧情其实是一条暗线,兆示一种不祥的迷局。历史的错位,政治的冷酷,酿出时代的苦酒,盛满等级观念等传统价值体系的密缸,这缸,没有人敢去打破。但现实中的周莲梅却敢于去打破,可打破的结果是泛滥成洪水的苦酒淹没了她那美丽的青春和爱情。然而她却将自己无助的眼泪融化心中的块磊与前嫌,倾尽所有在暗中帮助自己心爱的人。片中的另一女主人公陈红梅,一个纯情似水,朴实能干,爱情专一的村姑,痴恋之际却选择放弃,这是现实与她开的一个残酷的玩笑,最终,她也同样选择了放弃。放弃的结果是把自己一生的幸福作为赌注,把命运押成冤屈孤独向隅而泣梨花带雨。片中的主人公李德岭,一个有才华有理想、有信念和远大抱负的农村青年,深得女子的青睐,却身不由己将爱情游离于两个纯情女子之间而不得挣脱,在命运的抗争中体悟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况味,最终在痛定思痛中接受了与生俱来命运的棋局,不甘沉沦地奋起,实现了心灵的涅槃。

同样,我们在拍摄《梅岭之恋》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的凤凰涅槃。剧组全体工作人员风里来雨里去,历尽千辛万苦,为的是拍好每一个镜头,呈现好每一帧画面。记得那晚在漂塘村“李德岭家庭院中”拍雨中的戏,正巧天公作美,掀起狂风暴雨。时值冬季,我们的工作人员顶风冒雨赤膊上阵。饰演李德厚的演员摆建勇全身淋湿,仍在雨中一遍遍地重演,直到完美收官,大家那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可亲可敬,可歌可泣。饰演男一号李德岭的演员孟凡旭,当时还是南昌大学大三的学生,进组不久就因为阑尾炎突发,刚做完手术就带病上戏。他站在冰凉的河水里,光着脚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拍戏,而且入戏极深,难以自拔。

c.jpg

  为了重现西华山钨矿民窿真实的采矿场景,我们摄制组深夜进入西华山350多米深的窿子里,上面顶着上千米危险的空洞,矿岩、松石、土块随时会滚落下来。初入洞时,人人脸色煞白,双腿发软,但大家相互关照,互相鼓励,直到全部拍完,大家才从邃洞中钻出来,时已东方发白,晨曦初露,人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更可喜的是统筹兼场记熊莲莲、服装罗姗还扮演群众妇女挑着竹框上山卖菜,化妆李宝美、刘艳,美术周茂、现场张耀忠、灯光师王宜清和录音师徐高良、徐磊等都充当临时演员。大家只抱着一个信念,哪里需要哪里上,他们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坚决服从剧组另外的工作安排,不计报酬,没有怨言,恪尽职守,既是工作人员又是专职演员。还有技术指导骆文中,外联刘贞生,音乐人熊端一、韦国健、罗名华、陈金平,宣传员许崇仁和制片刘庭华等老师,以及更多的朋友,为本片出谋划策,呕心沥血,甘心付出,任劳任怨,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可以说,我们是一支专业、敬业和高效的团队,更是一支团结协作,共同进取,努力开拓的电影摄制力量。

d.jpg

  在旁人看来,拍电影只是好玩。其实,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拍电影是辛苦活,其中的艰难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也面临着种种困窘。大余县委书记曹爱珍女士对此非常重视,倡议整合全县各方资源大力支持拍好《梅岭之恋》这部大余的首部电影。在大余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和各界朋友鼎力协助下,电影《梅岭之恋》最后圆满完成。

e.jpg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年多,浩繁的后期工作在紧锣密鼓地有序进行中行将告罄,公映之时指日可待。但由于审片的限制,全片删减了约三分之一的镜头,很多宝贵的场景未能向公众呈现,无法完整地展示原汁原味的故事内涵,未能达到预期理想的艺术效果,这是最令人感到痛心、无奈和遗憾的事情。即便如此,也算瑕不掩瑜,值得可喜可贺。在此,作为导演,我向一直以来支持、帮助和关心本片的各界朋友和剧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待本片公映之日,尚祈各位拭目捧场。同时,预祝本片来日开场斩获丰厚,更期待《梅》开二度,旧部再度携手。

f.jpg

g.jpg

凤凰新闻社【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