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湖南石门“桩巴龙”故事传承人孙昌喜手中现郑板桥的“竹子”

添加时间:2022-09-26 08:10:14

湖南石门“桩巴龙”故事传承人孙昌喜手中现郑板桥“竹子”


凤凰新闻社讯【记者 刘韧忠】


图片1.png

乾隆十六年(1751年),海水溢,郑板桥至潍县北边禹王台勘灾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宰潍期间力倡文事,发现人才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留下了许多佳话。其佳(竹)及"难得湖涂"横幅人人皆知,一直流传至今。现今,孙昌喜先生收藏着郑板桥的诸多作品……


图片2.png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任范县知县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雍正元年(1723年),父亲去世,此时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由于生活困苦,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图片3.png 

郑板桥《竹子》册页纵27.8厘米,横17.5厘米,厚6厘米,单幅画20幅

康熙秀才郑板桥,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以画兰、竹、石为主,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所画的竹子尤为出名,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为此曾作诗以致哀乾隆十四年(1749年),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病世。

 

 


乾隆十七年(1752年),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颠沛了一生,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仍如磐石般坚强,如清竹般劲挺,如兰花般高洁。终年于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5年1月22日),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


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