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大师于广胜人物画的独有价值与品位(一)——综合实力绝无仅有,收藏等价值空间无可限量 凤凰新闻社讯【毕铭君】

添加时间:2024-03-18 16:53:54

大师于广胜人物画的独有价值与品位(一)

——综合实力绝无仅有,收藏等价值空间无可限量


凤凰新闻社讯【毕铭君


核心素材摘自:

2019-03-07人民网于广胜-中国西画地位提升标志性人物》

2019-02-08 新华网:《于广胜:俄罗斯人青睐的海南北漂画家


图片1(2).png

于广胜在创作室

 

 图片1(3).png


于广胜原创油画·宣传画《夺取抗疫战争的伟大胜利》

 

图片1(4).png

 

于广胜原创油画·宣传画《夺取抗疫战争的伟大胜利》局部

 

图片1(6).png 

于广胜原创油画作品《毛泽东高清复原画像》

(全球首幅高清复原画像)

 

图片1(8).png 

于广胜油画原创作品《毛泽东高清复原画像》局部

(全球首幅高清复原画像)

 

图片1(9).png 

上、下:俄罗斯大型国际期刊《中国与俄罗斯》24期2018),以6个版面刊发专访于广胜——心理画像的大师》和作品。注:“心理画像”指“刻画内心世界”。


  图片1(10).png

一、历史背景与现实

众所周知,中国的西画(油画和素描)的发展, 与苏联、俄罗斯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建国初期,各大美院教师们,或赴苏联深造,或参加苏联著名艺术家、教授在中国开办的“油画训练班”,其中还有以教授身份赴苏留学的。很显然,苏联的教授等是老师,中国的教授等都是学生。

然而,不论赴苏联还是在国内,能给苏联艺术家、教授当学生,不仅成为了他们一生的资本与荣耀,时至今日,中国的教授与画家们,仍把赴俄罗斯当学生引以为资本和荣耀。

因此,有人说:中国的西画对于苏联对于俄罗斯的西画而言,就是小巫见大巫如同班门弄斧。这就是中国西画家们,在苏俄的地位。

 

图片1(11).png 

于广胜原创油画作品《老子标准画像》

(已成为全球使用率最高当代画作)

 

 图片1(12).png

于广胜原创素描作品《周恩来画像》

 

图片1(14).png 



于广胜原创超实素描作品《邓小平画像》

 

图片1(15).png

 

于广胜原创超写实素描作品《邓小平画像》局部

 

图片1(16).png

 

于广胜原创超实素描作品《邓小平画像》局部

 

二、于广胜异军突起

——于广胜以绝对的实力为中国西画赢得了“大师的地位”。

然而,在此历史背景与现实下,于广胜一幅幅具有绝对实力的西画人物肖像等作品,赢得了对西画司空见惯,几近刻进骨髓的俄罗斯人及媒体,广泛关注、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已实属不易;俄罗斯大型国际性期刊对于广胜的专访,竟以天才和大师为题,更是难能可贵啊!从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从该国内到大型国际性期刊等媒体,这似乎是对中国西画家,历史以来的最高赞誉与肯定。这标志着中国的西画作品及画家,由“学生的水准”升至了“大师的水准”;由“学生的地位”升至了“大师的地位”。这是中国西画作品及画家地位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提升!换言之,于广胜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国西画及画家地位具有里程碑意义提升的标志性人物。

业界都知道,学习中国画的外国人,尚无一人被中国人或媒体视为“大师”。那么究竟何故?一个未获苏俄等西画家亲授的中国人、一个没有读过美院的中国人、一个自学西画的中国人,竟能得到俄罗斯的青睐、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的呢?其实答案不难寻,他的画就是很好的回答。假如读者有兴趣,把他的人物画和其他名家教授画的同一人物画做个对比(尤其是以同一人的同一幅照片做素材),答案更一目了然了。

 

图片1(17).png

 

于广胜油画原创作品《李先念画像》

 

图片1(18).png

 

于广胜原创素描作品《习近平画像》


图片1(19).png

 

于广胜原创素描作品《习近平画像》

 

图片1(20).png

 

于广胜原创素描作品《毛泽东画像》


图片1(21).png

 

于广胜原创油画作品《二战收官之战——决胜山海关》局部

 

图片1(22).png

 

于广胜原创油画作品二战收官之战——决胜山海关

 

三、特色与风格

——精粗有度、收放自如主次分明、艺语丰富。

于广胜的画,没有把一味的追求细腻或一味的追求粗放,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或表现风格,更没有惯用某一种表现风格和技法去画所有的对象。他总是根据不同主题创作的需要或根据所描绘对象的客观需要,该细则细该粗放则粗放。该细的能精细入微达到高度写实甚至是超写实,该粗放的寥寥几笔一代而过。即使在同一幅画中,也会出现精细与粗放的巨大反差。粗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画面艺术语言更加丰富,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如超写实素描《邓小平画像》脸部受光面,细微的皱纹和胡茬坑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可谓达到了超写实;头发次之;脸部暗面面颊的底部、颈部、衣领、肩部及相关部位的背景,在保留相应层次的前提下,则有意融为一体;其衣领以下的衣服,寥寥几笔一代而过。这样,既避免了喧宾夺主,又突出了其绘画性艺术语言。

《邓小平画像》完全是以明暗光影来塑造形象的光影素描。再看一看《周恩来画像》,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完全不同。没有明暗看不出光影,仅有线条的粗细、深浅、虚实来塑造形象的。它既符合结构素描的要素,更吸收了中国画线描的精髓。


图片1(23).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普京总统画像》


图片1(24).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普京总统画像》局部

 

 图片1(25).png

 

于广胜创写实油画作品《阿曼国王苏丹卡布斯画像》局部

 

 图片1(26).png


于广胜创写实油画作品《阿曼国王苏丹卡布斯画像》


图片1(2).png

 

于广胜创写实油画作品《阿曼国王苏丹卡布斯画像》局部

 

四、思辨与主张

——“重神不重形”是谬论;“似与不似之间”被套用。

95%左右的人物画做不到形神兼备

读者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看一下自己熟悉的伟人或名人等画像,普遍画的不够像,虽然知道画的是谁,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95%左右的人物画做不到形神兼备,对于一般美术工作者的画暂且不谈,但上述人物画竟出自各大美院、画院的教授、名家、大师之手啊!

谬论盛行成共识

他们中,总有人以自己权威的身份、足够的话语权和发声渠道,为自己设法遮丑。其一是:美其名曰,我们“重神不重形”其二是:套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三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其四是:称别人不懂艺术。对此本可无视不予理会,但可悲的是,他们自我遮羞的说辞,着实误导了一代又一代后生和部分文化人。搅乱了正常的思维逻辑,遮丑的说辞,几乎成了学界和相当部分文人的共识,成为了堂而皇之的主流之声,错误的引导了肖像画的走势……

于广胜基于自身创作实践、艺术规律和社会需求,曾发文有力地批驳了上述谬论:

其一、“重神不重形”:

1.1.若“重神不重形”,请问“形神兼备”从何体现?形不似神从何来?

1.2.画张三像张三更容易传达张三的神?还是画张三像李四更容易传达张三的神?由此可见,“重神不重形”的说辞还能立得住吗?这不是谬论是什么?

其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是齐白石大师对艺术的独到见解。他的“似”应该“似”在哪里?“不似”又如何体现?

2.1.齐白石所说的“似”,就是要像,画啥像啥。

2.2.“不似”,绝不是指画的不够像。以画虾为例,他抓住其精髓,以水墨艺术语言进行呈现,当然不似水里游动的真虾或相机拍摄的虾,但虾的造型、虾的特征、虾的灵动,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样的不似体现的正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艺术理念。因此,请问那些画了张三像李四人,是如何体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套用齐白石的话不牵强吗? 

换言之,不论高度写实还是高度概括,不论什么画种什么风格,画张三像李四,画谁不像谁,总不能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追求、艺术的体现吧。

其三、“乌鸦落在猪身上”

人们常说乌鸦落在猪身上,看见猪黑,看不见自己黑。那么这句话,在像与不像的问题上如何体现?我们先分析一下“像”的两种境界就明白了。

人物画“像两种境界一种是:几乎没有取舍、不分主次,如实地再现了所描绘对象及相关的一切俨然一幅人物照片。这样的“像”当然因缺少艺术性而不可取。因此,就有画“不像”的人以批评这样的“像”,来反推自己的“不像”才是艺术。这不就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吗?哈哈,最好是落在白雪上,真正的阳春白雪。

一种是:对所描绘对象及环境背景,有提炼有取舍、有强化有削弱、有精雕细琢有一代而过,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既有局外人理解的“像照片”真实,更有“超越照片”的绘画艺术美,比客观对象、比照片更加生动传神、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正是肖像画家必须追求的“像”,更“似与不似”的至高境界!

其四:称别人不懂艺术

那些为画“不像”找借口的人,哪个敢说:“我能画的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但我是有意保留了几分‘不像’来呈现艺术的”

艺术与“像”怎么可能又是什么时候成为了对立关系的?好像艺术就不能“像”,“像”就不是艺术。研究肖像画艺术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吗?

那么,为什么总是有人画张三像李四画谁不像谁呢?负责任的讲,就是观察力和表现力的不足,没有其他理由,如果有,那一定全是自欺欺人的借口。对于指出他们画的“不像”或看不出画的“像”的人,就如同看穿了他们的皇帝新衣,因此被他们指责“不懂艺术”等,并非他们有什么恶意,只是为己遮丑而已。

 

图片1(28).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危难之时显身手——钟南山院士画像》

 

图片1(29).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危难之时显身手——钟南山院士画像》(局部)

 

图片1(30).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聚焦体温聚焦武汉——医护画像》

 

图片1(31).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聚焦体温聚焦武汉——医护画像》(局部)

 

五、无与伦比的价值

——综合实力绝无仅有,收藏等价值无可限量

提升了形神刻画的新高度

于广胜人物肖像画,自然、生动、真切、传神,并充满着艺术的魅力、感染力。不仅做到外在形象逼真,而且更强化人物的表情与神态、内在气质和性格特征,透过人物的外在表象,刻画出内心世界。他在人物画形神兼备上达到了至高境界,他不仅抓住了对象的瞬间表情、神态,而且他更抓住的是,该人物总体形象特征和内在气质、精神世界。他把人物画的形神刻画,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雅俗共赏责任担当

于广胜的艺术创作,注重雅俗共赏。他在不断提升作品艺术品位的同时,一定兼顾各阶层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积极正能量的社会意义:

艺术品位:

本文已多处阐述,故不赘述。

大众审美:

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和英雄、名人等画像,得到社会各界和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高度赞赏与喜爱;阿曼国王画像,被该国高官及画界权威称“最”。

社会责任:

1.开国领袖的著名照片《1936毛泽东在陕北》,由于照片小和当年条件不足,在修版翻拍过程中出现了缺东少西、形象失真等严重错误。所有以该照片为素材的画家,无一不把照片中的错误当依据,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于广胜发现其错后,没有批评、没有指责,而是以高度写实的油画技法,完成了《毛泽东高清复原画像》,还原了历史本真。这不仅是伟人毛泽东的第一幅高清复原画像,也是全球唯一的一幅高清复原画像。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网媒及海口晚报整版刊发详细报道。

2.人类哲学始祖老子,2000多年未有一张标准画像。该无视吗?不!于广胜创作出了《老子标准画像》,现已成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当代画作,可见社会之需求……

3.面临人类百年不遇的疫情,封国封城之际,于广胜没有无所事事,而是创作出了油画·宣传画《夺取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素描《抗疫英雄谱》系列作品;油画二战收官之战——决胜山海关》。中俄媒体以封面、整版面等多篇幅广泛刊发。

于广胜上述等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呈现出积极的正能量和社会责任的自我担当。

 

升值空间无可限量

尤其在(有史以来)名家笔下的人物画,95%左右做不到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现实下,于广胜的人物画尤为突出,更显珍贵。其作品品位、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独特价值、收藏价值,自然得以清晰呈现与彰显。

众所周知,作品的价值和升值空间的大小,与其作品的品位、画家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密不可分。从以下《六、于广胜的综合成就》看,他纵横十余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妙解世界顶级专家的不解之难。作为画家,他的综合实力不是凤毛麟角而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当然无与伦比。他在多领域影响力等含金量,过去一直在、现在仍旧在、将来必然在提升,对于助推作品含金量及价值的不断提升,就是必然。因此,于广胜作品的升值空间,当然特别巨大、无可限量!

 

图片1(32).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为了谁——中国慈善名人韩红画像》


图片1(33).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为了谁——中国慈善名人韩红画像》局部

 

图片1(34).png

 

于广胜素描原创作品《水稻之父——袁隆平画像》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