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牧民是国境线上永不消逝的哨兵
——宋才发教授访谈新疆牧民戍边的感人故事
作者宋才发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法学学科团队领衔人,博士生导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边疆牧民为守护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疆安宁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戍边牧民是国境线上永不消逝的哨兵。为此,中宏网等媒体专访了多次赴新疆边境地区考察调研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宋才发教授。
记者:宋教授您好。我们注意到您先后陆续发表的《每座毡房就是一个固定的哨所 每个牧民就是一个流动的哨兵》《提高牧民护边员待遇极其重要》等多篇调研报告和《人民日报》《求是》内参文稿。我们想请您就调研中耳闻目睹的牧民戍边的感人故事,讲几个以飨读者。
宋才发教授:好的。
我以本人带队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边境地区的调研为主体来谈吧。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柯尔克孜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其余部分则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乌恰县是我国最西部的一个县,地处北纬39°24′—40°17′,东经73°40′—75°45′之间。如果说中国地图就是一只东方报晓的大雄鸡的话,那么,位于这只雄鸡屁股上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原称“斯姆哈纳口岸”,它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交界的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就是被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重要新闻媒体称之为中国“每天送走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下面我讲三个本人在调研中耳闻目睹的牧民戍边的感人故事吧。
一、戍边传统代代相传
龙吉克的爷爷阿布力克木·阿尔比克,1896年出生在新疆塔什库尔干一个贫困牧民家中。20世纪30年代,驻守塔什库尔干的中国军队找到阿布力克木,请他带领当地牧民义务守边。自此深明大义的阿布力克木就把戍边当成自己的神圣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布力克木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立下家训:全家人都要永远跟着党走,爱国守边。1976年阿布力克木去世。“爷爷留下的遗嘱仍然是子孙后代要用生命来守护祖国的边境线。”龙吉克说:“1952年,我的父亲卡德尔·阿布力克木被推荐到中央民族学院(即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父亲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塔什库尔干某边防团服役。“父亲入伍以后,多次参加军区大比武并赢得名次。”龙吉克自豪地说。
龙吉克1979年应征入伍,分到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喀什边防支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塔什库尔干边防辖区的野外自然环境恶劣。有一段时间龙吉克连续数月带领官兵们在野外执勤,风餐露宿,为边防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本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在担任塔什库尔干边防大队教导员期间,单位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大队、标兵单位,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多次。“1995年夏天,我陪父亲来到帕米尔高原通过瓦罕走廊的边境前沿,看看他当年奋斗过的地方。”龙吉克回忆说,年事已高的父亲难掩心中的激动,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刻下“守边爱边最光荣,望我子孙守边爱国一辈子”18个字。20多年过去了,石头上的字依然清晰可见,展示着一个军人家庭的誓言。“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边防巩固,保家卫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龙吉克一直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儿子接过戍边接力棒。“我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感谢党让各族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是他经常说的话。”龙吉克的大儿子阿布都贾米·龙吉克说,他和弟弟夏吾古尼·龙吉克先后入伍从军。入伍后两兄弟都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回到父辈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再次接过戍边接力棒。“小时候,看到爷爷领完工资就会把一部分工资分给有需要的人。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人,他们通过奉献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我们兄弟也要像他们一样。”阿布都贾米说:“将来,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要当一名戍边军人。”如今受龙吉克家庭四代人入伍从军的影响,他们的不少亲戚也纷纷入伍从军,没有应征入伍的也自觉投入到牧民戍边的队伍中来,扎根在帕米尔高原上,践行着为国戍边的誓言。
二、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在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一间用土块和牛粪砌成的屋子孤零零地立在空旷的草原上。土屋往西一公里处,一群羊在草地里悠闲地啃草,旁边有一个身着迷彩、戴着白帽的黑老头,骑在一垛野草上呆呆地盯着,手里不时拨弄着挂在胸前的那台黑色收音机。这位老人就是魏德友,一个穷尽一生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的牧民戍边员,一个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人。
自1964年至今的50多年间,魏德友常年驻守中哈边境的萨尔布拉克草原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因为他家是这片地方唯一的住户。他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忘初心的坚守,让很多人深深感动。1964年魏德友从北京军区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屯垦戍边的生活。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大多逐水草而居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地方,而魏德友却依然坚守在这空旷的草原深处。与他朝夕相伴的就是妻子刘京好和一台只能收到4个台的小收音机。每年夏冬牧季,50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就剩下魏德友一家和100多只羊。夏天蚊蝇成群,叮得牛羊到处乱窜;冬天雪厚近一米,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夜幕降临时,魏德友家的灯光是广漠原野上唯一的一点光亮。50多年过去了,虽然魏德友仍在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但他始终矢志不渝。他告诉我们说:“我要一直守下去,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负责的萨尔布拉克草原是个通外山口,这里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每到春秋季,魏德友必须特别警惕,要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一旦出现险情,他就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解决不了的就立即与边防派出所或者边防连联系。魏德友说:“他们不知道,边境无小事,一头牲口越界就能让国家很被动。”事实上魏德友所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裁撤。原本可以被分到离城市更近的连队的他主动请缨留下来,停薪留职,放牛羊养活一家人。他总是说:“这块地方不能空着,要不以前不就白守了?”魏德友把守好这片土地当成自己的毕生使命,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绝不后退。50多年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从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因此,他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三、“为国戍边,我们义不容辞”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边境线长888.5公里。拉齐尼一家居住在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祖祖辈辈都在山沟里放牧。深秋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已经很寒冷了。10月7日8时,39岁的拉齐尼·巴依卡和往常一样装上馕和水,牵着牦牛,和边防官兵开始巡逻。“若天公作美,一切顺利还好。若遇上风雪雷暴,在雪窝子里过夜也是常事。”拉齐尼笑呵呵地说。拉齐尼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的一名护边员,2018年是他当义务护边员的第10年。2008年从部队退伍后,拉齐尼就接替了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义务戍边的班。
从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到父亲巴依卡,再到拉齐尼,一家三代接力为国戍边。1957年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自告奋勇,主动担任红其拉甫边防连的义务向导。红其拉甫边防连巡逻目的地之一吾甫浪沟,被称为“死亡之谷”。通往这里的道路十分险峻,只能依靠牦牛引路,往返一次需要3个月。这里时常会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且气候变幻无常,经验丰富的凯力迪别克总是骑着牦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及时发现危险。他和边防官兵一起,建造了帕米尔高原上“第一座边境界碑”。拉齐尼的爷爷离世后,父亲巴依卡走上了巡边路。2008年父亲因病不能再执行任务后,拉齐尼开始与边防官兵们一起巡逻护边,正式成为家中的第三代护边员。“爷爷走过的每一条路,我都走过。我会一直走下去,争取再走40年。”拉齐尼坚定地说。在“死亡之谷”巡逻,时时都会面临生死考验。一次,一名边防战士在巡逻路上,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了下来掉进雪洞里,周围的冰雪不断垮塌,战士的生命危在旦夕。拉齐尼大声喊道:“大家都不要动。”他迅速爬到雪洞边脱下军大衣打成结甩给战士,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战士拉上来。战士得救了,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急救才挽回了生命。“是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永远忠诚于党。祖国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要永远忠诚于祖国。为国戍边,我们义不容辞。”拉齐尼说。“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爷爷和父亲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也刻在了拉齐尼心中,并影响着下一代。拉齐尼的儿子还在上小学,但受父亲的影响,已经立下了志向:“我要和父亲一样,做一名护边员。”儿子的这个想法让拉齐尼很欣慰。他说:“我告诉儿子要好好读书,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争取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为祖国守护边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有义务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维护祖国统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祖国需要我们,我要守护好祖国的边境,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拉齐尼说。
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