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退志 余热映初心
——记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农村局郑佰林帮扶事迹
凤凰新闻社讯【肇东农业局供稿】
郑佰林,原肇东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五里明镇胜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2023年10月退休。自2017年5月至今,一直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
一、迎难而上,挑起农业农村局帮扶工作重担
2020年,正值脱贫攻坚工作决战决胜收关之年的关键时期,郑佰林挑起了市农业农村局脱贫攻坚办公室的大梁,统揽全局对五里明镇的帮扶工作,积极谋划,多方协调,政策扶贫、产业扶贫以及联系自己的亲朋好友解决了无数个帮扶工作中的难题,一是为胜平村争取了300万元的产业项目,建造产业扶贫温室4栋,年获得资产收益15万元,用于分红,促进了脱贫户增收。二是脱贫绿色小菜园。三是帮助胜平村利用党建专项30万元资金,帮助协调资金20万元,建成笨榨小油坊产业项目,在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后,2021年继续承担市农业农村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四是落实各项政策。按照国家八项脱贫政策,对照脱贫户名单及现场踏查逐项抓落实,其中落实危房改造 1户,慢病鉴定185人,落实大病救治12人,教育资助26人,雨露计划9人,产业分红116人次187310万元,小额信贷9笔27.5万元,办理低保等兜底保障19户,设置公益岗位11个,落实就业奖补33人,小额保险理赔0人等。2023年10郑佰林退休后,不忘初心,本着一个老党员的信念,对党组承诺到2025年过渡期结束,继续带领农业农村局脱贫攻坚办公室全体人员做帮扶工作。
二、沉下身子下基层,驻村帮扶释情怀
2020年2月1日,任五里明镇胜平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在防控疫情的取得初步胜利后,第一时间带领工作队与贫困户见面,全村139户全部遍访,每到一户都细致耐心和贫困户唠家常讲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温暖着百姓的心,披星戴月历经7天完成了遍访,共发现23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帮扶工作有的放失打下基础。
第一、解决燃眉之急。贫困户毛晓锋女儿到政府务工没有交通工具,出资1450元给她买了一辆电动车,解决了务工出行难题;孙玉家房盖铁皮生锈要腐烂无钱维修,自费1500元,联系喷漆为期处理等等23个问题逐一解决。
第二、构建“双帮扶”保障,对重点户适时监测,防止返贫情况发生。协调社会爱心人士对其胜平村5户重点贫困户进行社会人士“一对一”帮扶,增强了重点贫困户持续增收和抵御返贫风险的能力;每一个对脱贫户和监测户适时入户监测,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刘国忠家土危房2间,郑佰林三次沟通建设局,批下改造35平方米住房,刘国忠家想建60平方米,但苦于没有钱,郑佰林找社会爱心人士协调了25000元,刘国忠一家高高兴兴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贫困户刘立东的女儿考上9中却无钱上,组织职工和爱心人捐款3000元,三年高中,常去学校看望并找校长对接,每年自已资助几千元,一直到今年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类似这种帮扶事件举不胜举。郑佰林驻村3年多,国家给的驻村补助70000元全部花在了解决贫困户各项问题上。
第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为利民村建设一处文化休闲场所,凭借老感情沟通文体局要来一套健身器材安装好。在胜平村举办“七一”和国庆节文艺汇演及亲自讲党课,元宵节烟花燃放,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尤其是庆祝建党100周年举办的文艺汇演,郑佰林组织并亲自登台表演诗朗诵。全村老少积极参与演出和观看,节目质量高,气氛热烈,也引来了周边村屯村民观看,形成了良好氛围,有利于提高贫困村村民的综合素质素养。
第四、为脱贫产业输入强劲动力。一是巩固提升脱贫户产业。为脱贫户提供鸡雏、鹅雏等小养殖及科学规划小菜园,对其产品进行回收,户均帮助消费500元以上;二是巩固提升村级产业。做优做强村级小油坊、小米加工,村级销售农产品3万元以上;三是巩固提升特色产品消费。对于粘豆包、小编织等特色脱贫户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扩大消费。
第五、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直接购买脱贫地区销售的农产品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的农副产品,包括五里明镇脱贫产业五春福农产品加工厂笨榨豆油、购买脱贫户小鸡、冻白菜、粘豆包、大葱等,每年销售6万元左右。另外每年开展消费大集,展出脱贫村脱贫户的农产品几十种。
呕心沥血的帮扶工作,分别荣获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和个人脱贫攻坚工作嘉奖。也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拥戴。2023年7月16日,在绥化市组织部组织召开的驻村帮扶工作培训大会上,代表肇东市驻村工作队给全市驻村干部做了长达1.5小时的典型经验介绍。迎来现场150人雷鸣般的掌声。2023年6月15日,因即将退休,不再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村村民依依不舍,村委会组织召开了欢送会,脱贫户含泪告别,把自家养的小鸡、土鸡蛋、自己做的鞋、自家种的菜纷纷拿来想要送给恩人,哽咽道:对不起,您辛苦了!常回来看看。郑佰林含泪一一辞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习总书记在农村基层对党员干部一份深深寄托。2020年,57岁的郑佰林,毅然选择了到农村去,扎根于贫困群体中,与贫困户摸爬滚打,休戚与共,做主心骨、当定心丸,一干就是3年多,1231天。把每一个贫困户(脱贫户)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牵挂在心。
第六、退休不离岗,把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斗到底,为迎接国检做好准备。如今虽然不担任驻村书记,已经退休,依然眷恋这块土地,常怀着眷恋和难以割舍的心情,去村里走走,希望看几眼脚下这片土地,多望几眼这里的一草一木,同乡亲们多说几句话!心里这么想的,也是这
样做的,继续留任承担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常到村指导。一是谋划全年帮扶工作,承接了今年的汇报和访谈工作。二是帮助村委研究土地托管产业项目和规划小菜园经济,规划60户脱贫户参与,其中20户种养结合户每户年收入4000-5000元,其余40户种植户每户年收入2000多元。 三是检查指导驻村工作,入户调研。今年8月,在入户排查中,发现一般户村民王福军家,因患肺癌致贫,及时将其纳入监测户,办理了低保,享受医疗保障。四是对现有脱贫户适时监测,尤其重点关注毛晓锋、于众等10多户脱贫户,因毛晓锋精神状况不是很好,思想较偏激。于是经常做其思想工作,帮助改善家居环境,规划小菜园。今年5月,毛晓锋肺癌病重住院,郑佰林去医院看望,医治无效去世后,又去其家送毛晓锋最后一程。
三、帮扶到底,不离不弃,脱困村民有了主心骨
郑佰林退休后和于大妈有个约定:“只要我在,就会一直帮扶您;只要您于大妈在,我会一直帮扶您”。 对于帮扶工作,有着深深情怀,哪户最困难,就帮扶哪户。2017年我市帮扶工作全面展开,郑佰林在入户排查时,发现姜家镇兴隆村最贫困的于长琴和杨树军2户,于是主动承担了这2户的帮扶工作。
对于长琴的帮扶:2017年5月,肇东市姜家镇兴隆村四合义屯的于长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于长琴73岁,年轻守寡,无房无地,因无宅基地一直由村里租房安置。其儿子也是贫困户,孙子患白血病(已去世)致贫,因于长琴是帮扶对象中最困难的一位,所以郑佰林主动帮扶。一帮就是8年,期间2020年因帮扶工作调整,郑佰林被调去五里明镇驻村,于大妈听说会换帮扶人,心里担忧,眼泪汪汪,郑佰林安抚说:别看工作变动了,我个人也还会帮扶于大妈。
自从帮扶于大妈后,郑佰林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有空就带着各类食品去看望,与于大妈亲切交流,温暖着百姓的心,给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帮大妈动手做体力活,累了就在大妈的土炕上休息一会儿,饿了简单吃点便饭,把百姓之子体现得淋漓尽致。于大妈有任何困难都帮助解决,如找眼科主任亲自为于长琴做青光眼手术,协调买取暖煤、租房费、春节买年货,借钱给于大妈儿子治病等等生活中的难题不计其数。
郑佰林还鼓励于大妈做手工,进行产业帮扶。一是手工粘豆包。帮于大妈买原材料,包装设计,雇村里人帮工,每年冬季都包几千斤粘豆包,亲自带领职工包装运输,并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和各部门购买,仅此项于大妈每年年纯收入3000-7000元。二是饲养家禽。每年或送或找关系赊欠或帮买等方式给于大妈鸡鹅雏,又买来饲料,让于大妈饲养,冬季帮助卖掉,此项于大妈每年纯收入2000-4000元;三是于大妈栽种大葱2000斤左右,郑佰林都自掏腰包购买了。四是于大妈做的手工棉拖鞋,郑佰林给销售了200双,收入2000元。今年帮助于大妈养殖400只小鸡,预计给其销售200只,收入16000元,纯收入4000元。帮助于大妈包粘豆包1500斤,预计收入12000元,纯收入4500元。
对杨树军家的帮扶重点是捐资助学和生活帮助。为杨树军的儿子找学校,出资半年的幼儿园学费、校车费和午餐费3000多元,帮助他家发展庭院经济,种菜养大鹅小鸡保证自家用,每周入户去看望,每次去时都给孩子买书包文具、米、面、油、鱼、肉、奶、水果、棚室蔬菜、点心、零食、洗洁精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冬季买煤,夏季给杨树军理发,换季衣服。协调村里让杨树军到村里搞卫生公益岗位,为杨妻子找医生看病、办理残疾证获得残补。
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使命永担当。郑佰林虽然退休一年多,仍然在帮扶工作中战斗,他像一束光、一把火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的心中,照亮了贫困百姓,也鼓舞了身边的同志,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责任编辑 王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