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悼《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

添加时间:2022-10-16 13:46:48

悼《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

 

凤凰新闻社【记者 田长友】

——————————————————————————————————————————————

微信图片_20221016134328.jpg

朱铁志简介朱铁志是著名的杂文作家,2016年6月25日的凌晨,在单位的车库,自缢身亡。朱铁志辞世后,他的短文《如果我死》,在网上爆红。他的短文,值得我们对人生重新思考……

他深知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医治,无意让单位和家人耗费巨资去维持没有意义的生命,无意因病不能工作而空享待遇,无意让家人耗费时间、精力去照顾他他不堪忍受癌症病痛折磨。从而选择了生命的自我了断。

他说:“自己虽然叫铁志,但意志很薄弱。”其实,这是他的谦词。能选择自我了断残余生命,这不是一般常人能选择和能做到的事情。其实,这足已经证明了他内心的强大和坚强的毅力。这些表现,充分显示了他那刚直不阿为人之道高尚情操。

朱铁志著有杂文集《固守家园》、《自己的嫁衣》、《思想的芦苇》、《被亵渎的善良》、《精神的归宿》、《浮世杂绘——小人物系列杂文》、《你以为你是谁》、《克隆魂》和散文《俺也承个诺》等。

他曾主编《20世纪中国幽默杂文》、《中国当代杂文经典》、《1998年中国最佳杂文》、《1999年中国最佳杂文》、《2000年中国最佳杂文》、《2001年中国最佳杂文》、《2002年中国最佳杂文》、《中国杂文大观》(第四卷,合作主编)、《真话的空间》。朱铁志曾获鲁迅文学奖,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以及中国报纸副刊年度金奖,多次获北京杂文奖,上海笔会文学奖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文奖。

朱铁志因病辞世,没有走完他完整的一生。虽然朱铁志已经故去多年,但是他在文学界和社会的影响,是久远的。他在弥留之际,写下壮丽诗篇,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死亡的不屑。他不仅是党刊的高级领导,是一位著名的杂文诗人,更是生活的强者。他一生虽然短暂,但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这些诗篇和文章,将永远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乐观向上。

——————————————————————————————————————————————


悼《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


田长友撰文

 

一个聪颖之人,

一个高尚之人,

一个沉默之人,

一个才智之人,

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

——

走得如此轻盈;

——

走得如此坦然;

——

走得如此简单;

——

走得如此浪漫……

人生自古谁无死,

死而无憾最灿烂!

看淡人世间一切烦恼,

丢弃功名利禄利禄,

让人们看到的是你的不平凡。

你是勇者的楷模,

你是智者的典范;

你是与世无争的先锋,

更让人们无比震撼!

你悄然无声地走了,

走得让人心不甘;

你无怨无悔地走了,

没有流露任何哀叹!

走时身边没有鲜花陪伴,

走时没设灵堂和告别宴,

走时没有惊天动地的哀乐,

走时没留半点遗憾!

一位前途无量的智者,

把生命看得如此简单。

你虽然不是伟人,

你的思想境界却高尚灿烂。

你生命最后诀别的感言,

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念,

留下了人们对你精神的无比眷恋。

你的言辞色彩斑斓;

给世间留下了意味深长的章篇。

你不堪病痛的折磨,

你不想留下任何麻烦,

更不愿让人们看到你的悲惨……

一份终结生命的告白,

折射出了你那么的无奈和不情愿!

我们不忍惊呼,

近乎平凡而伟大的人

——朱铁志,

你不应该走……

你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鼓舞沉迷者的情感,

你走得更让我们的心境久久不能平安。

你的精神永在,

会永远鼓舞着我们——

奋勇向前!

 

 2022年10月15日深夜于湖北利川

————————————————————————————————————————————————————

附:朱铁志遗文——


《如果我死》(二)


2016年6月25日


我虽然叫铁志,

但其实,

意志很薄弱,

很可能经不起癌症的痛苦(折磨)。

我不想辛苦(地)挣扎一生,

到头来,

再丧失做人的起码尊严。

缠绵病榻,

身上插满各种管子,

也不想(让)家人为我的生不能、死不得,

而悲伤难过;

更不想(让)单位为一个完全不能生存的人,

发工资、报药费,

而增加额外的负担。

我甚至还有一种或许自私的想法:

就是不想以肉体的痛苦,

成全子女的孝道和医生的人道。

病长(生)在我身上,

痛苦(应该)是自己的,

而那些外在的道德评价,

要以一个痛苦的病人做条件,

不显得有些残酷吗?

我的家人,

我熟悉的医生,

没有一个这样的人。

虽然我们国家至今没有(为)安乐死立法,

在我的有生之年,

也未必能通过这样的法律。

(我们应该)将在可能的范围内,

尽其呼吁这样的法律,

并且非常愿意身体力行(践行)这样的法律。

即便我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绚烂”,

但我期待“死于秋叶之静美”!

(有删节)


责任编辑 刘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