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 中国“宜均陶圣” —记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

添加时间:2017-03-09 17:37:05

 中国“宜均陶圣” —记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

2017-03-06 09:45:40 来源:凤凰新闻社

                  中国“宜均陶圣”

            —记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

170095772291534151.jpg 

   日前,记者慕名采访了中国宜兴陶瓷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卫明先生, 他从一名普通的均陶学徒工,通过几十年的忘我拚搏,终于成长为中国均陶瓷艺术的专家人才。他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中国文学家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艳丽,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方所长的成功又何尝不是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呢?宜兴均研究所位于美丽富饶的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方卫明先生中等身材,长方脸,个性爽当记者谈到他的创业历程时,他用朴实的语言,和风细雨般侃侃而谈,给人以亲近感。我们也感受到他对中国宜兴均陶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国的均陶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坚持,缘于他对均陶事业执着的感情

828889599668219890.jpg

方卫明工艺美术大师1954年出生,197112月开始在均陶厂工作至今,对均陶行业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四十余年来勤奋努力追求,终于成为中国宜兴均陶第一个全面掌握制作工艺的能手 集原料、成型、大拇指泥画、制釉、烧成五大工艺与一身,形成了精彩的大拇指堆贴花“民艺派”的写意风格,创造了“铜均铀”这一类似于青铜器感觉的新均釉。扎实的均陶堆贴画工艺技巧,在创作思维、艺术语言与表现技巧的结合中达到了新的境界,形成了以传统工艺手法所蕴涵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风格,而且超越传统,不断创新,取其精华,使均陶堆贴画艺术焕发出崭新的光芒。其创作作品博采众长,拓古创新,特别对均陶造型和釉彩的和谐美有深厚的造诣,风格古拙敦厚,流光溢彩。远古的浑纯、唐宋的风韵、现代的抽象、民间的韵味,浑然一气,秀气淡雅,恒久如新又藏古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艺”流派。

他于1985年创作的“九龙签筒”等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文化部和德国、美国等国家作为精品收藏。2009年和2001年受邀参加法国国际陶瓷艺术节和韩国京畿道世界陶瓷双年展,并赴法国举办中国均陶艺术系列讲座,并现场展示了中国宜兴均陶艺术绝技,赢得了较好的国际声誉。他撰写的《均陶堆贴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均陶鉴赏》等论文先后发表于《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等杂志。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宜兴均陶传统文化,方卫明先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倾注了十多年的时间,会同他的传承人方薛斐等撰写《宜兴均陶工艺》教科书,现在已经完成了作品的初稿采编工作,并将于今年三月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面向社会公开发行。

     方所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均陶陈列室,他很有兴趣地向记者展示了“铜均鼎”艺术作品,并告诉我们:“鼎”的作用在原始社会是做饭用的锅,后来,到青铜器时期,“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我在均陶工艺方面首先进行形状的创新,其次进行画面的创新,再次进行釉水的创新,首创了铜均釉工艺。并在创作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原来传统创作“牡丹、凤凰”的画面基础上,进行了画面的创新,融入了很多新的艺术生活元素。我认为一个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一定时期的努力,并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元素吸收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通过借鉴“陶鼎”与“铜鼎”制作的优秀手法,终于用现代手法创造出“均陶鼎”。

 

  传承与创新均陶艺术   只因肩上的这份责任

 322236777491251342.jpg

     作为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宜兴均陶专业的领军人物,他深知“打铁还靠自身硬”的道理。年过半百,体力、精力慢慢下降的方先生不知从那里拿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平时,他努力工作,读书、写字、画画,每天都要见缝插针地捏捏他一生玩不够的泥巴。他深入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找寻创作的灵感。,他看到一批上海游客在山涧中抓石蟹,一不小心被石蟹咬住了手。看到上海人手忙脚乱叫苦连天的情景,正在一旁观看的方先生猛地一拍脑袋这不是正是我创均陶画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吗?于是一幅充满童趣的画,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就像汩汩流淌的小溪水一样,流注于他的笔端,倾在他的均陶作品中:“闲时山中溜,溪中小蟹多自由,有趣和他逗,不慎被他咬住手。”

     正当我们谈得入时,来自英国的四五个客商慕名来到厂里参观,方所长起身作陪,在一旁厚道的师兄先生接过了话茬:“你们知道何为‘均陶三部曲’?就是均陶型、均陶画、均陶釉。均陶产品小到拇指般粗细,大到几米;均陶画也历经了塔画、贴花到堆花这一系列过程。什么叫画?就是有思想、有生活、不雷同、有灵魂性,是文化素质、个性、生活、思想的融合。明清的均陶作品上虽然也有图画,但大多是贴花作品,原创性不高,都像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缺乏个性,而我师弟卫明先生经常深入生活搞创作,这在整个均陶行业都是首屈一指的。你看这件均陶作品,被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横行霸道的螃蟹,在他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两面开弓,八方来财’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宝贝了!”

方总并饶有兴味的他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回忆起当年在法国讲学的情景:“那是在20095月底6月初,我们应邀参加法国国际陶瓷艺术节。当时我国驻法国大使孔泉到中国代表团的驻地看望了我们,并且告诫我们‘法国人很傲慢的,他们自认为法国是世界艺术的天堂对你们可能不够热情,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哦。艺术交流的前几天,法国人的傲慢暴露无遗,到吃饭时,你还没有洗完手,他们已经吃完饭,拍拍屁股离开了。回到宾馆睡觉的方卫明先生和儿子商量:难道是法国人天生就是这样待客的?方先生认为我们来到法国的目的是进行中国均陶艺术交流,要让法国的陶艺家们相信我们的创作水平。于是,艺高胆大的方卫明先生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二天,他打破大件陶瓷成型的常规顶着烈日,在阳光下做起均陶缸来,然后对着围的人说,“看,这是你们法国人种的果树,养的鸡、鹅,还有一匹马,我要把这里的生活环境,用中国的陶瓷语言来作一幅画。”说完,方大师用大拇指和泥,以坯体为纸,以泥为墨,一会儿工夫,一幅立体感很强的充满艺术情调的中国山水画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因为在太阳底下进行均陶艺术创作,这是技术难度很大的创举,方卫明先生与方薛斐父子俩在烈日下进行了均陶艺术创作,当法国人看到中国宜兴均陶的堆贴画创作过程,他们被现场的工艺水平折服了,在场的嘉宾们纷纷围拢过来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对中国均陶艺术家的创举赞叹不已。法国著名的陶艺家,已闭门谢客多年的88岁的索拉诺先生也亲自出来接见他,并通过翻译对他讲:“我是一辈子做陶瓷的,你才是真正的国际艺术大师”并要求我回去学习法语,自己好好学习中文,以后再到法国来作客,我们攀谈三天三夜!原定半个月的艺术交流,延期了半个月时间才结束。

    最后,方卫明先生对记者说:作为中国宜兴均陶人,我们是无锡市非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展示基地,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中央美院等教学实习基地,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肩上的重把中华民族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并发扬广大

        杨超    陈晓斌      /

519139209992820963.jpg 

——

从初中生自学成长为中国艺术陶瓷大师

——访江苏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

 

凤凰新闻社[责任编辑 axk]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保定“孟氏膏药"一贴打天下